本草纲目
简 介:药学著作,五十二卷,明·李时珍撰,刊于1590年。全书共190多万字,载有药物1892种,收集医方11096个,绘制精美插图1160幅,分为16部、60类。
作者:明 李时珍
共 1820 章节 194.02万+字数

金石部第八卷 金石之二 青玉
(《别录》有名未用)
【释名】谷玉。
时珍曰∶谷,一作 ,又作 ,谷、角二音。二玉相合曰 ,此玉常合生故也。
【集解】《别录》曰∶生蓝田。
弘景曰∶张华言合玉浆用谷玉,正缥白色,不夹石者。大如升,小者如鸡子,取于穴中者,非今作器物玉也。出襄乡县旧穴中。黄初时,诏征南将军夏侯尚求之。
时珍曰∶按∶《格古论》云∶古玉以青玉为上,其色淡青,而带黄色。绿玉深绿色者佳,淡者次之。菜玉非青非绿,如菜色,此玉之最低者。
【气味】甘,平,无毒
【主治】妇人无子轻身不老长年(《别录》)。
【附录】璧玉 《别录》曰∶味甘,无毒。主明目益气,使人多精生子
时珍曰∶璧,瑞玉圜也。此玉可为璧,故曰璧玉。璧外圆象天,内方象地。《尔雅》云∶璧大六寸谓之 ;肉倍好谓之壁;好倍肉,谓之瑗。
玉英 《别录》曰∶味甘,主风瘙皮肤痒,生山窍中,明白可作镜,一名石镜,十二月采。
合玉石 《别录》曰∶味甘,无毒。主益气,疗消渴轻身辟谷。生常山中丘,如彘肪。
时珍曰∶此即碾玉砂也,玉须此石碾之乃光。
青琅 (《本经》下品)
【校正】并入《拾遗》石阑干。
【释名】石阑干(《拾遗》)、石珠(《本经》)、青珠(《别录》)。
时珍曰∶琅 ,象其声也。
可碾为珠,故得珠名。
【集解】《别录》曰∶青琅 ,生蜀郡平泽,采无时。
弘景曰∶此《蜀都赋》所称青珠、黄环者也。琅 亦是昆仑山上树名,又《九真经》中大丹名。
恭曰∶琅 有数种色,以青者入药为胜,是琉璃之类,火齐宝也。今出 州以西乌臼蛮中,及于阗。
藏器曰∶石阑干生大海底,高尺余,如树,有根茎,茎上有孔,如物点之。渔人以网罾得之,初从水出微红,后渐青。
颂曰∶今秘书中有异鱼图,载琅 青色,生海中,云海人以网于海底取之,初出水红色,久而青黑,枝柯似珊瑚,而上有孔窍,如虫蛀,击之有金石之声,乃与珊瑚相类。其说与《别录》生蜀郡平泽,及苏恭所云不同,人莫能的识。谨按《尚书》∶雍州缺贡球、琳、琅 。《尔雅》云∶ 西北之美者,有昆仑墟之 、琳、琅 。孔安国、郭璞注,皆以为石之似珠者。而《山海经》云∶昆仑山有琅 。若然是石之美者,明莹若珠之色,而状森植尔。大抵古人谓石之美者,多谓之珠,《广雅》谓琉璃、珊瑚皆为珠是也。以上所说,皆出西北山中,而今《图》乃云海底得之。盖珍贵之物,山、海或俱产焉,今医家亦以难得而稀用也。
宗 曰∶《书》云∶雍州厥贡球、琳、琅 。《西域记》云∶天竺国正出此物。苏恭云∶是琉璃之类。琉璃乃火成之物,琅 非火成者,安得同类?
时珍曰∶按许慎《说文》云∶琅 ,石之似玉者。
孔安国云∶石之似珠者。《总龟》云∶生南海石崖间,状如笋,质似玉。《玉册》云∶生南海崖石内,自然感阴阳之气而成,似珠而赤。《列子》云∶蓬莱之山,珠 之树丛生。据诸说,则琅 生于西北山中及海山崖间。其云生于海底网取者,是珊瑚,非琅 也。
在山为琅 ,在水为珊瑚珊瑚亦有碧色者。今回民地方出一种青珠,与碧靛相似,恐是琅 所作者也。《山海经》云∶开明山北有珠树。《淮南子》云∶曾城九重,有珠树在其西。
珠树即琅 也。余见珊瑚下。
【气味】辛,平,无毒
之才曰∶杀锡毒,得水银良,畏鸡骨
【主治】身痒火疮痈疡,疥瘙死肌《本经》)。白秃浸淫皮肤中,煮炼服之,起阴气,可化为丹(《别录》)。疗手足逆胪(弘景)。
石阑干∶主石淋破血产后恶血,磨服,或煮服,亦火烧投酒中服(藏器)。
免责申明:
1、本站所有内容仅供参考与知识学习,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2、本站所有图片为网友通过小程序(微信小程序搜索:草药辞典)自发贡献上传或识图等方式上传,如有图片及文字引用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管理员联系删除(微信号:zydcdyz)。
小程序码 微信小程序
添加站长微信号:zydcdyz 中医爱好者群① 中医文化交流群① 中医养生交流微信群① 健康养生交流群①
©粤ICP备2022085827号 2023 www.dcd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