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纲目
简 介:药学著作,五十二卷,明·李时珍撰,刊于1590年。全书共190多万字,载有药物1892种,收集医方11096个,绘制精美插图1160幅,分为16部、60类。
作者:明 李时珍
共 1820 章节 194.02万+字数

金石部第八卷 金石之一 密陀僧
(《唐本草》)
【释名】没多僧(《唐本》)、炉底。恭曰∶密陀、没多,并胡言也。
【集解】恭曰∶出波斯国,形似黄龙齿而坚重,亦有白色者,作理石纹。
颂曰∶今岭南、闽中银铜冶处亦有之,是银铅脚。其初采矿时,银铜相杂,先以铅同煎炼,银随铅出。又采山木叶烧灰,开地作炉,填灰其中,谓之灰池。置银铅于灰上,更加火,铅渗灰下,银住灰上,罢火候冷,出银。其灰池感铅银气,积久成此物,未必自胡中来也。承曰∶今市中所货,是小瓶实铅丹锻成者,大块尚有瓶形。银冶所出最良,而罕有货者。外国者,未尝见之。
时珍曰∶密陀僧原取银冶者,今既难得,乃取煎销银铺炉底用之。造黄丹者,以脚滓炼成密陀僧,其似瓶形者是也。
【修治】 曰∶凡使捣细,安瓷锅中,重纸袋盛柳蛀末焙之,次下东流水浸满,火煮一伏时,去柳末、纸袋,取用。
【气味】咸、辛,平,有小毒。大明曰∶甘,平,无毒
时珍曰∶制野狼毒
【主治】久痢五痔金疮,面上瘢 ,面膏药用之(《唐本》。
保升曰∶五痔,谓牡、酒、肠、血、气也。)镇心补五脏,治惊痫咳嗽呕逆吐痰(大明)。疗反胃消渴疟疾下痢止血杀虫消积。治诸疮消肿毒,除狐臭,染髭发(时珍)。
【发明】时珍曰∶密陀僧感铅银之气,其性重坠下沉,直走下焦,故能坠痰止吐消积定惊痫,治疟痢止消渴疗疮肿。洪迈《夷坚志》云∶惊气入心络,喑不能言语者,用密陀僧末一匕,茶调服,即愈。昔有人伐薪,为野狼所逐,而得是疾,或授此方而愈。又一军校采藤逢恶蛇病此,亦用之而愈。此乃惊则气乱,密陀僧之重以去怯而平肝也。其功力与铅丹同,故膏药中用代铅丹云。
【附方】旧三,新一十五。痰结胸中不散∶密陀僧一两。醋、水各一盏,煎干为末。每服二钱,以酒、水各一小盏,煎一盏,温服,少顷当吐出痰涎为妙。(《圣惠方》)
消渴饮水∶神效丸∶用密陀僧二两。研末,汤浸蒸饼丸梧子大。浓煎蚕茧、盐汤,或茄根汤,或酒下一日五丸,日增五丸,至三十丸止,不可多服,五、六服后,以见水恶心为度。恶心时,以干物压之,日后自定,甚奇。(《选奇方》)
赤白下痢密陀僧三两,烧黄色研粉。每服一钱,醋、茶下,日三服。(《圣惠方》)
肠风痔 ∶铜青密陀僧各一钱,麝香少许,为末,津和涂之。(《济急方》)
小儿初生,遍身如鱼脬,又如水晶,破则成水,流渗又生者。密陀僧生研 之,仍服苏合香丸。(《救急方》)
惊气失音∶方见发明。
腋下狐臭∶浆水洗净,油调密陀僧涂之。以一钱,用热蒸饼一个,切开掺末夹之。(《集简方》)
香口去臭密陀僧一钱,醋调漱口。(《普济方》)
大人口疮密陀僧锻研,掺之。(《圣济方》)
小儿口疮不能吮乳密陀僧末,醋调涂足心,疮愈洗去。蔡医博方也。(黎居士《简易方》)
鼻内生疮密陀僧香白芷等分。为末。蜡烛油调涂之。(《简便方》)
鼻 赤 ∶密陀僧二两,细研,人乳调,夜涂旦洗。(《圣惠方》)
痘疮瘢 ∶方同上。(谭氏)
斑点∶方同上。(《外台》)
夏月汗斑如疹∶用密陀僧八钱雄黄四钱,先以姜片擦热,仍以姜片蘸末擦之,次日即焦。(《活人心统》)
骨疽出骨,一名多骨疮,不时出细骨,乃母受胎未及一月,与六亲骨肉交合,感其精气,故有多骨之名。以密陀僧末,桐油调匀,摊贴之,即愈。(寿域方》)
血风 疮∶密陀僧香油入粗碗内磨化,油纸摊膏,反复贴之。(孙氏《集效方》)
阴汗湿痒∶密陀僧末敷之。戴氏,加蛇床子末。
免责申明:
1、本站所有内容仅供参考与知识学习,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2、本站所有图片为网友通过小程序(微信小程序搜索:草药辞典)自发贡献上传或识图等方式上传,如有图片及文字引用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管理员联系删除(微信号:zydcdyz)。
小程序码 微信小程序
添加站长微信号:zydcdyz 中医爱好者群① 中医文化交流群① 中医养生交流微信群① 健康养生交流群①
©粤ICP备2022085827号 2023 www.dcd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