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纲目
简 介:药学著作,五十二卷,明·李时珍撰,刊于1590年。全书共190多万字,载有药物1892种,收集医方11096个,绘制精美插图1160幅,分为16部、60类。
作者:明 李时珍
共 1820 章节 194.02万+字数

兽部第五十卷 兽之一 黄明胶
(《纲目》)
【释名】牛皮胶(《食疗》)、水胶(《外台》)、海犀膏。
【正误】权曰∶白胶,一名黄明胶。颂曰∶今方家所用黄明胶,多是牛皮。《本经》阿胶亦用牛皮。是二胶亦通用。但今牛皮胶制作不精,故不堪用,只以胶物耳。而鹿角胶《本经》谓之白胶,处处能作,但功倍于牛胶,故鲜有真者。时珍曰∶案∶《本经》白胶一名鹿角胶,煮鹿角作之;阿胶一名傅致胶,煮牛皮作之。其说甚明。黄明胶即今水胶,乃牛皮所作,其色黄明,非白胶也,但非阿井水所作耳。甄权以黄明为鹿角白胶,唐慎微又采黄明诸方附之,并误矣。今正其误,析附阿胶之后。但其功用,亦与阿胶仿佛。苟阿胶难得,则真牛皮胶亦可权用。其性味皆平补,宜于虚热。若鹿角胶则性味热补,非虚热者所宜,不可不致辩也。
【气味】甘,平,无毒
【主治】吐血衄血下血血淋下痢妊妇胎动血下,风湿走注疼痛打扑伤损汤火灼疮,一切痈疽肿毒活血止痛润燥利大小肠(时珍)。
【附方】新二十四。
三钱,生地黄汁调下。(《普济方》)肺破出血嗽血不止∶用海犀膏(即水胶)一大片炙黄,涂酥再 炙,研末。用白汤化三钱放冷服之,即止。(《斗门方》)吐血咯血黄明胶一两切片炙黄,新绵一两烧研。每服一钱,食后米饮服,日再。(《食疗》)衄血不止黄明胶荡软,贴山根至发际。(《三因》)妊娠下血黄明胶二两,酒煮化,顿服之。(《肘后方》)咳嗽不瘥∶黄明胶炙研。每服一钱,人参末二钱,薄豉汤二盏,葱白少许,煎沸。嗽时温呷三五口,即止。
(《食疗》)肾虚失精∶水胶三两,研末。以酒二碗化服,日三服。(《千金》)面上木痹∶牛皮胶化,和桂末,浓涂一二分,良。(叶氏《摘玄方》)
寒湿脚气牛皮胶一块细切,面炒成珠,研末。每服一钱,酒下,其痛立止。(万氏)
风湿走痛∶牛皮胶一两,姜汁半杯,同化成膏,摊纸上,热贴之,冷即易,甚效。一加乳香没药一钱。(邓笔峰方)脚底木硬∶牛皮胶生姜汁化开,调南星末涂上,烘物熨之。尸脚坼 裂∶烊胶着布上,烘贴之。(《千金方》)破伤中风黄明胶烧存性,研末。酒服二钱,取汗。
(《普济方》)跌扑伤损∶真牛皮胶一两,干冬瓜皮一两(锉),同炒存性,研末。每服五钱,热酒一钟调服。仍饮酒二三钟,暖卧,微汗痛止,一宿接元如故。(蔺氏)汤火伤灼∶水煎胶 如糊,冷扫涂之。(《斗门》)一切肿毒已溃未溃∶用水胶一片,水渍软,当头开孔贴之。未有脓者自消,已溃还合者令脓自出。(王焘《外台秘要》)诸般痈肿黄明胶一两,水半升化开,入黄丹一两煮匀,又放温冷,以翎扫上疮口。如未成者,涂其四围自消。(《本事方》)
便毒初起∶水胶熔化,涂之即散。(《直指方》)乳疖初发∶黄明水胶,以浓醋化,涂之立消。
(杨起《简便方》)背疽初发∶《阮氏经验方》∶用黄明牛皮胶四两,酒一碗,重汤顿化,随意 饮尽。不能饮者,滚白汤饮之。服此毒不内攻,不传恶症。谈野翁《试效方》,以新瓦上烧存性研末,酒二碗服之。唐氏《经验方》∶又加穿山甲四片,同烧存性。云极妙无比。瘰结核∶黑牛皮胶熔化,摊膏贴之。已溃者,将膏搓作线,长寸许, 入孔中,频换拭之,取效。(《杨氏经验》)小儿痘瘢∶黄明胶炒研末,温酒调服一钱匕。痘已出者,服之无瘢;未出者,服之泻下。(《普济》)
免责申明:
1、本站所有内容仅供参考与知识学习,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2、本站所有图片为网友通过小程序(微信小程序搜索:草药辞典)自发贡献上传或识图等方式上传,如有图片及文字引用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管理员联系删除(微信号:zydcdyz)。
小程序码 微信小程序
添加站长微信号:zydcdyz 中医爱好者群① 中医文化交流群① 中医养生交流微信群① 健康养生交流群①
©粤ICP备2022085827号 2023 www.dcd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