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 介:药学著作,五十二卷,明·李时珍撰,刊于1590年。全书共190多万字,载有药物1892种,收集医方11096个,绘制精美插图1160幅,分为16部、60类。
作者:明 李时珍
共 1820 章节 194.02万+字数
禽部第四十八卷 禽之二 雉
(《别录》中品)
【释名】野鸡。宗 曰∶雉飞若矢,一往而堕,故字从矢。今人取其尾置舟车上,欲其快速也。汉吕太后名雉,高祖改雉为野鸡。其实鸡类也。时珍曰∶黄氏《韵会》云∶雉,理也。雉有纹理也。故《尚书》谓之华虫,《曲礼》谓之疏趾。雉类甚多,亦各以形色为辨耳。
《禽经》云∶雉,介鸟也。素质五采备曰 雉,青质五采备曰鹞雉,朱黄曰 雉,白曰 雉(音罩),玄曰海雉。《尔雅》云∶鹞雉,青质五采。 雉,黄色自呼。翟雉,山雉也,长尾。
雉,长尾,走且鸣。秩秩,海雉也。《梵书》【集解】时珍曰∶雉,南北皆有之。形大如鸡,而斑色绣翼。雄者纹采而尾长,雌者纹暗而尾短。其性好斗,其鸣曰KT (KT 音杳),其交不再,其卵褐色。将卵时,雌避其雄而潜伏 之,否则雄食其卵也。《月令》季冬雉始 ,谓阳动则雉鸣而勾其颈也。孟冬,雉入大水为蜃。蜃,大蛤也。陆佃《埤雅》云∶蛇交雉则生蜃。蜃,蛟类也。《类书》云∶蛇与雉交而生子,曰 , ,水虫也。陆 《续水经》云∶蛇雉遗卵于地,千年而为蛟龙之属,似蛇四足,能害人。鲁至刚《俊灵机要》云∶正月蛇与雉交生卵,遇雷入土数丈为蛇形,经二三百年成蛟飞腾。若卵不入土,仍为雉耳。又任 《述异记》云∶江淮中有兽名能(音耐),乃 此皆异类同情,造化之变易,不可臆测者也。
肉
【气味】酸,微寒,无毒。恭曰∶温。《日华》曰∶平,微毒。秋冬益,春夏毒。有痢人不可食。颂曰∶《周礼·庖人》供六禽,雉是其一,亦食品之贵。然有小毒,不可常食,损多益少。诜曰∶久食令人瘦。九月至十二月稍有补,他月则发五痔、诸疮疥。不与胡桃同食,发头风眩晕及心痛。与菌蕈、木耳同食,发五痔,立下血。同荞麦面食,生肥虫。卵,同葱食,生寸白虫。自死爪甲不伸者,杀人。
【正误】思邈曰∶黄帝书云∶丙午日勿食鸡、雉肉,丈夫烧死目盲,女人血死妄见。野鸡肉同家鸡子食,成遁尸,尸鬼缠身。弘景曰∶雉非辰属,正是离禽。丙午不可食,明王于火也。时珍曰∶雉属离火,鸡属巽木。故鸡煮则冠变,雉煮则冠红,明其属火也。春夏不可食者,为其食虫蚁,及与蛇交,变化有毒也。能发痔及疮疥,令人瘦病者,为其能生虫,与鸡肉同也。有鄙人者,假黄帝为书,谓丙午日不可食,及成遁尸之说,乃不经谬谈;而陶氏和之,孙氏取之,皆误矣。今正其误。
【主治】补中,益气力,止泄痢,除蚁 (《别录》)。
【发明】时珍曰∶雉肉,诸家言其发痔、下痢人不可食,而《别录》用治痢、 何邪?
盖雉在禽上应胃土,故能补中;而又食虫蚁,故能治蚁 ,取其制伏耳。若久食及食非则生虫有毒,故不宜也。
【附方】旧三,新一。
脾虚下痢,日夜不止∶野鸡一只,如食法,入橘皮、葱、椒、五味,和作馄饨熟煮,空心食之。(《食医心镜》)产后下痢∶用野鸡一只,作馄饨食之。(同上)消渴饮水小便数∶用野鸡一只,五味煮取(三升以来)汁饮之。肉亦可食,甚效。(同上)心腹胀满∶野鸡一只(不拘雄雌),茴香(炒)、马芹子(炒)、川椒(炒)、陈皮、生姜等分,用醋以一夜蒸饼和雉肉作 馅料,外以面皮包作馄饨,煮熟食。仍早服嘉禾散,辰服此,午服导气枳壳丸。(《朱氏集验方》)
脑
【主治】涂冻疮(时珍)。
嘴
【主治】蚁 (孙思邈)。
尾
【主治】烧灰和麻油,敷天火丹毒(时珍)。
屎
【主治】久疟(时珍)。
【附方】新一。
久疟不止∶雄野鸡屎、熊胆、五灵脂、恒山,等分为末,醋糊丸黑豆大。正发时,冷水下
雉 (音狄。《食疗》)
【释名】 (《禽经》)、山鸡(同上)、山雉。
时珍曰∶翟,美羽貌。雉居原野, 居山林,故得山名。大者为 。
【集解】颂曰∶伊芳洛、江淮间一种雉,小而尾长者,为山鸡,人多畜之樊中,即《尔雅》所谓“ ,山雉也”。时珍曰∶山鸡有四种,名同物异。似雉而尾长三、四尺者, 雉也。
似而尾长五、六尺,能走且鸣者, 雉也,俗通呼为 矣。其二则 雉、锦鸡也。 、皆勇健自爱其尾,不入丛林。雨雪则岩伏木栖,不敢下食,往往饿死。故师旷云∶雪封枯原,文禽多死。南方隶人,多插其尾于冠。其肉皆美于雉。《传》云∶四足之美有 ,两足之美有。
肉
【气味】甘,平,有小毒。
诜曰∶发五痔,久食瘦人。和荞麦面食,生肥虫。同豉食,害人。卵同葱食,生寸白虫。
余并同雉。
【主治】五脏气喘不得息者,作羹 食(孟诜)。炙食,补中益气(时珍)。
雉 (敝、鳖二音。《拾遗》)
【释名】山鸡(《禽经》)、锦鸡(同上)、金鸡(《纲目》)、采鸡(《周书》)、 KT (音峻仪)。时珍曰∶ 性憋急耿介,故名。 KT ,仪容俊秀也。周有 冕,汉有 KT 冠,皆取 其衣冠文物俊秀之义。 与 同名山鸡, 大而 小; 与 同名锦鸡, 纹在绶而 纹在身,以此为异,大抵皆雉属也。按∶《禽经》云∶首有采毛曰山鸡,腹有采色曰锦鸡,项有采囊曰避株。是山鸡、锦鸡又稍有分别,而俗通呼为一矣。盖是一类,不甚相远也。
【集解】藏器曰∶ 似雉五色。《山海经》云“小华之山多赤 ,养之禳火灾”,是也。
时珍曰∶山鸡出南越诸山中,湖南、湖北亦有之。状如小鸡,其冠亦小,背有黄赤纹,绿项红腹红嘴。利距善斗,以家鸡斗之,即可获。此乃《尔雅》所谓“ ,山鸡者也”。《逸周书》谓之采鸡。锦鸡则小于 ,而背纹扬赤,膺前五色炫耀如孔雀羽。此乃《尔雅》所谓“ ,天鸡”者也。《逸周书》谓之文 (音汗)。二种大抵同类,而锦鸡纹尤灿烂如锦。
或云锦鸡乃其雄者,亦通。刘敬叔《异苑》云∶山鸡爱其羽毛,照水即舞,目眩多死,照镜亦然。与 鸡爱尾饿死,皆以纹累其身者也。
肉
【气味】甘,温,微毒。
【主治】食之令人聪慧(汪颖)。养之禳火灾(藏器)。
【附录】吐绶鸡 时珍曰∶出巴峡及闽广山中,人多畜玩。大者如家鸡,小者如鸲鹆。
头颊似雉,羽色多黑,杂以黄白圆点,如真珠斑。项有嗉囊,内藏肉绶,常时不见,每春夏晴明,则向日摆之。顶上先出两翠角,二寸许,乃徐舒其颔下之绶,长阔近尺,红碧相间,采色焕烂,超时悉敛不见。或剖而视之,一无所睹。此鸟生亦反哺。行则避草木,故《禽经》谓之避株。《食物本草》谓之吐锦鸡,《古今注》谓之锦囊,蔡氏《诗话》谓之真珠鸡,《倦游录》谓之孝鸟。《诗经》谓之 (音厄),“邛有旨 ”是矣。
鸡 (曷、渴二音。《拾遗》)
【释名】时珍曰∶其羽色黑黄而褐,故曰 。青黑色者名曰 (音介),性耿介也。青凤亦名 ,取象于此也。
【集解】藏器曰∶ 鸡出上党。魏武帝赋云∶ 鸡猛气,其斗期于必死。今人以 为冠。象此也。时珍曰∶ 状类雉而大,黄黑色,首有毛角如冠。性爱其党,有被侵者,直往赴斗,虽死犹不置。故古者虎贲戴 冠。《禽经》云∶ ,毅鸟也,毅不知死,是矣。性复粗暴,每有所攫,应手摧碎。上党即今潞州。
肉
【气味】甘,平,无毒。
【主治】炙食,令人勇健(藏器)。炙食,令人肥润(汪颖)。
(《别录》中品)
【释名】野鸡。宗 曰∶雉飞若矢,一往而堕,故字从矢。今人取其尾置舟车上,欲其快速也。汉吕太后名雉,高祖改雉为野鸡。其实鸡类也。时珍曰∶黄氏《韵会》云∶雉,理也。雉有纹理也。故《尚书》谓之华虫,《曲礼》谓之疏趾。雉类甚多,亦各以形色为辨耳。
《禽经》云∶雉,介鸟也。素质五采备曰 雉,青质五采备曰鹞雉,朱黄曰 雉,白曰 雉(音罩),玄曰海雉。《尔雅》云∶鹞雉,青质五采。 雉,黄色自呼。翟雉,山雉也,长尾。
雉,长尾,走且鸣。秩秩,海雉也。《梵书》【集解】时珍曰∶雉,南北皆有之。形大如鸡,而斑色绣翼。雄者纹采而尾长,雌者纹暗而尾短。其性好斗,其鸣曰KT (KT 音杳),其交不再,其卵褐色。将卵时,雌避其雄而潜伏 之,否则雄食其卵也。《月令》季冬雉始 ,谓阳动则雉鸣而勾其颈也。孟冬,雉入大水为蜃。蜃,大蛤也。陆佃《埤雅》云∶蛇交雉则生蜃。蜃,蛟类也。《类书》云∶蛇与雉交而生子,曰 , ,水虫也。陆 《续水经》云∶蛇雉遗卵于地,千年而为蛟龙之属,似蛇四足,能害人。鲁至刚《俊灵机要》云∶正月蛇与雉交生卵,遇雷入土数丈为蛇形,经二三百年成蛟飞腾。若卵不入土,仍为雉耳。又任 《述异记》云∶江淮中有兽名能(音耐),乃 此皆异类同情,造化之变易,不可臆测者也。
肉
【气味】酸,微寒,无毒。恭曰∶温。《日华》曰∶平,微毒。秋冬益,春夏毒。有痢人不可食。颂曰∶《周礼·庖人》供六禽,雉是其一,亦食品之贵。然有小毒,不可常食,损多益少。诜曰∶久食令人瘦。九月至十二月稍有补,他月则发五痔、诸疮疥。不与胡桃同食,发头风眩晕及心痛。与菌蕈、木耳同食,发五痔,立下血。同荞麦面食,生肥虫。卵,同葱食,生寸白虫。自死爪甲不伸者,杀人。
【正误】思邈曰∶黄帝书云∶丙午日勿食鸡、雉肉,丈夫烧死目盲,女人血死妄见。野鸡肉同家鸡子食,成遁尸,尸鬼缠身。弘景曰∶雉非辰属,正是离禽。丙午不可食,明王于火也。时珍曰∶雉属离火,鸡属巽木。故鸡煮则冠变,雉煮则冠红,明其属火也。春夏不可食者,为其食虫蚁,及与蛇交,变化有毒也。能发痔及疮疥,令人瘦病者,为其能生虫,与鸡肉同也。有鄙人者,假黄帝为书,谓丙午日不可食,及成遁尸之说,乃不经谬谈;而陶氏和之,孙氏取之,皆误矣。今正其误。
【主治】补中,益气力,止泄痢,除蚁 (《别录》)。
【发明】时珍曰∶雉肉,诸家言其发痔、下痢人不可食,而《别录》用治痢、 何邪?
盖雉在禽上应胃土,故能补中;而又食虫蚁,故能治蚁 ,取其制伏耳。若久食及食非则生虫有毒,故不宜也。
【附方】旧三,新一。
脾虚下痢,日夜不止∶野鸡一只,如食法,入橘皮、葱、椒、五味,和作馄饨熟煮,空心食之。(《食医心镜》)产后下痢∶用野鸡一只,作馄饨食之。(同上)消渴饮水小便数∶用野鸡一只,五味煮取(三升以来)汁饮之。肉亦可食,甚效。(同上)心腹胀满∶野鸡一只(不拘雄雌),茴香(炒)、马芹子(炒)、川椒(炒)、陈皮、生姜等分,用醋以一夜蒸饼和雉肉作 馅料,外以面皮包作馄饨,煮熟食。仍早服嘉禾散,辰服此,午服导气枳壳丸。(《朱氏集验方》)
脑
【主治】涂冻疮(时珍)。
嘴
【主治】蚁 (孙思邈)。
尾
【主治】烧灰和麻油,敷天火丹毒(时珍)。
屎
【主治】久疟(时珍)。
【附方】新一。
久疟不止∶雄野鸡屎、熊胆、五灵脂、恒山,等分为末,醋糊丸黑豆大。正发时,冷水下
雉 (音狄。《食疗》)
【释名】 (《禽经》)、山鸡(同上)、山雉。
时珍曰∶翟,美羽貌。雉居原野, 居山林,故得山名。大者为 。
【集解】颂曰∶伊芳洛、江淮间一种雉,小而尾长者,为山鸡,人多畜之樊中,即《尔雅》所谓“ ,山雉也”。时珍曰∶山鸡有四种,名同物异。似雉而尾长三、四尺者, 雉也。
似而尾长五、六尺,能走且鸣者, 雉也,俗通呼为 矣。其二则 雉、锦鸡也。 、皆勇健自爱其尾,不入丛林。雨雪则岩伏木栖,不敢下食,往往饿死。故师旷云∶雪封枯原,文禽多死。南方隶人,多插其尾于冠。其肉皆美于雉。《传》云∶四足之美有 ,两足之美有。
肉
【气味】甘,平,有小毒。
诜曰∶发五痔,久食瘦人。和荞麦面食,生肥虫。同豉食,害人。卵同葱食,生寸白虫。
余并同雉。
【主治】五脏气喘不得息者,作羹 食(孟诜)。炙食,补中益气(时珍)。
雉 (敝、鳖二音。《拾遗》)
【释名】山鸡(《禽经》)、锦鸡(同上)、金鸡(《纲目》)、采鸡(《周书》)、 KT (音峻仪)。时珍曰∶ 性憋急耿介,故名。 KT ,仪容俊秀也。周有 冕,汉有 KT 冠,皆取 其衣冠文物俊秀之义。 与 同名山鸡, 大而 小; 与 同名锦鸡, 纹在绶而 纹在身,以此为异,大抵皆雉属也。按∶《禽经》云∶首有采毛曰山鸡,腹有采色曰锦鸡,项有采囊曰避株。是山鸡、锦鸡又稍有分别,而俗通呼为一矣。盖是一类,不甚相远也。
【集解】藏器曰∶ 似雉五色。《山海经》云“小华之山多赤 ,养之禳火灾”,是也。
时珍曰∶山鸡出南越诸山中,湖南、湖北亦有之。状如小鸡,其冠亦小,背有黄赤纹,绿项红腹红嘴。利距善斗,以家鸡斗之,即可获。此乃《尔雅》所谓“ ,山鸡者也”。《逸周书》谓之采鸡。锦鸡则小于 ,而背纹扬赤,膺前五色炫耀如孔雀羽。此乃《尔雅》所谓“ ,天鸡”者也。《逸周书》谓之文 (音汗)。二种大抵同类,而锦鸡纹尤灿烂如锦。
或云锦鸡乃其雄者,亦通。刘敬叔《异苑》云∶山鸡爱其羽毛,照水即舞,目眩多死,照镜亦然。与 鸡爱尾饿死,皆以纹累其身者也。
肉
【气味】甘,温,微毒。
【主治】食之令人聪慧(汪颖)。养之禳火灾(藏器)。
【附录】吐绶鸡 时珍曰∶出巴峡及闽广山中,人多畜玩。大者如家鸡,小者如鸲鹆。
头颊似雉,羽色多黑,杂以黄白圆点,如真珠斑。项有嗉囊,内藏肉绶,常时不见,每春夏晴明,则向日摆之。顶上先出两翠角,二寸许,乃徐舒其颔下之绶,长阔近尺,红碧相间,采色焕烂,超时悉敛不见。或剖而视之,一无所睹。此鸟生亦反哺。行则避草木,故《禽经》谓之避株。《食物本草》谓之吐锦鸡,《古今注》谓之锦囊,蔡氏《诗话》谓之真珠鸡,《倦游录》谓之孝鸟。《诗经》谓之 (音厄),“邛有旨 ”是矣。
鸡 (曷、渴二音。《拾遗》)
【释名】时珍曰∶其羽色黑黄而褐,故曰 。青黑色者名曰 (音介),性耿介也。青凤亦名 ,取象于此也。
【集解】藏器曰∶ 鸡出上党。魏武帝赋云∶ 鸡猛气,其斗期于必死。今人以 为冠。象此也。时珍曰∶ 状类雉而大,黄黑色,首有毛角如冠。性爱其党,有被侵者,直往赴斗,虽死犹不置。故古者虎贲戴 冠。《禽经》云∶ ,毅鸟也,毅不知死,是矣。性复粗暴,每有所攫,应手摧碎。上党即今潞州。
肉
【气味】甘,平,无毒。
【主治】炙食,令人勇健(藏器)。炙食,令人肥润(汪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