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纲目
简 介:药学著作,五十二卷,明·李时珍撰,刊于1590年。全书共190多万字,载有药物1892种,收集医方11096个,绘制精美插图1160幅,分为16部、60类。
作者:明 李时珍
共 1820 章节 194.02万+字数

木部第三十五卷 木之二 榆
(俞、由二音。《本经》上品)
【释名】零榆《本经》),白者名时珍曰∶按∶王安石《字说》云∶榆沈俞柔,故谓之榆。其。其荚飘零,故曰零榆
【集解】《别录》曰∶榆皮生颖川山谷。二月采皮,取白曝干。八月采实。并勿令中湿,湿则伤人。弘景曰∶此即今之榆树,取皮刮去上赤皮,亦可临时用之,性至滑利。初生荚仁,以作糜羹,令人多睡,嵇康所谓“榆令人瞑”也。恭曰∶榆三月实熟,寻即落矣。今云八月采 实,恐误也。藏器曰∶江东无大榆。有刺榆,秋实。故《经》云八月采者,误也。刺榆,皮不滑利。
颂曰∶榆,处处有之。三月生荚,古人采仁以为糜羹,今无复食者,惟用陈老实作酱耳。按∶《尔雅疏》云∶榆类有数十种,叶皆相似,但皮及木理有异耳。刺榆有针刺如柘,其叶如榆,瀹为蔬羹,滑于白榆,即《尔雅》所谓“枢、 ”,《诗经》所谓山有枢是也。白榆先生叶,却着荚,皮白色,二月剥皮,刮去粗 ,中极滑白,即《尔雅》所谓“榆,白 ”是 也。荒岁农人取皮为粉,食之当粮,不损人。四月采实。宗 曰∶榆皮,初春先生荚者是也。
嫩时收贮为羹茹。嘉 中,丰沛人缺食多用之。时珍曰∶邢 《尔雅疏》云∶榆有数十种,今人不能尽别,惟知荚榆、白榆、刺榆、榔榆数者而已。荚榆、白榆皆大榆也。有赤、白二种。白者名 ,其木甚高硕。未生叶时,枝条间先生榆荚,形状似钱而小,色白成串,俗呼榆钱。后方生叶,似山茱萸叶而长,尖KT 润泽。嫩叶炸,浸淘过可食。故《内则》云∶堇、 、 、榆、免、 , 以滑之。三月采榆钱可作羹,亦可收至冬酿酒。瀹过晒干可为酱,即榆仁酱也。崔实与此相近,但味稍苦耳。诸榆性皆扇地,故其下五谷不植。古人春取榆火。今人采其白皮为榆面,水调和香剂,粘滑胜于胶漆。
承曰∶榆皮湿捣如糊,用粘瓦石极有力。汴洛人以石为碓嘴,用此胶之。
白皮
【气味】甘,平,滑利,无毒
【主治】大小便不通利水道,除邪气。
久服,断谷轻身不饥。其实尤良(《本经》)。疗肠胃邪热气,消肿,治小儿头疮痂 (《别录》)。通经脉。
捣涎,敷癣疮(大明)。滑胎,利五淋,治 喘,疗不眠(甄权)。
生皮捣,和三年醋滓,封暴患赤肿,女人妒乳肿,日六、七易,效(孟诜)。利窍渗湿热,行津液【发明】诜曰∶高昌人多捣白皮为末,和菜菹食甚美,令人能食。仙家长服,服丹石人亦服之,取利关节故也。
时珍曰∶榆皮、榆叶,性皆滑利下降,手足太阳、手阳明经药也。故人小便不通五淋肿满喘嗽不眠经脉胎产诸症宜之。本草十剂云∶滑可去着,冬葵子、榆白皮之属。盖亦取其利窍渗湿热,消留着有形之物尔。气盛而壅者宜之。若胃寒而虚者,久服渗利,恐泄真气。《【附方】旧九,新九。
断谷不饥榆皮、檀皮为末,日服数合。(《救荒本草》)。
不止榆白皮阴干,焙为末。每日旦夜用水五合,末二钱,煎如胶,服。(《药性论》)。
久嗽欲死∶许明有效方∶用浓榆皮削如指大,去黑,刻令如锯,长尺余,纳喉中频出入,当吐脓血而愈。(《古今录验》)。
虚劳白浊榆白皮二升,水二斗,煮取五升,分五服。(《千金方》)。
小便气淋榆枝石燕子煎水,日服。(《普济方》)。
五淋涩痛∶榆白皮阴干,焙研。每以二钱,水五合,煎如胶,日二服。(《普济方》)。
渴而尿多,非淋也∶用榆皮二斤,去黑皮,以水一斗,煮取五升,一服三合,日三服。
(《外台秘要》)。
身体暴肿∶榆皮捣末,同米作粥食之,小便临月易产榆皮焙为末。临月,日三服方寸匕,令产极易。(陈承《本草别说》)。
堕胎下血不止榆白皮当归(焙)各半两,入生姜,水煎服之。(《普济方》)。
胎死腹中或母病欲下胎榆白皮煮汁,服二升。(《子母秘录》)。
身首生疮榆白皮末,油和涂之,虫当出。(杨氏《产乳》)
火灼烂疮榆白皮,嚼涂之。(《千金髓》)。
五色丹毒∶俗名游肿,犯者多死,小儿虫疮∶榆皮末和猪脂涂绵上,覆之。虫出立瘥。(《千金方》)。
痈疽发背∶榆根白皮切,清水洗,捣极烂,和香油敷之,留头出气。燥则以苦茶频润,不 小儿瘰 ∶榆白皮,生捣如泥,封之。频易。(《必效方》)。
小儿秃疮∶醋和榆白皮末,涂之,虫当出。(《子母秘录》)。

【气味】同上。
【主治】嫩叶作羹及炸食,消水肿,利小便下石淋,压丹石(藏器。时珍曰∶曝干为末,淡盐水拌,或炙、或晒干,拌菜食之,亦辛滑下水气)。煎汁,洗酒 鼻。同酸枣仁等分蜜丸,日服,治胆热虚劳
【主治】小儿痫,小便不利,伤热(《别录》)。
荚仁
【气味】微辛,平,无毒
【主治】作糜羹食,令人多睡(弘景)。主妇人带下,和牛肉作羹食(藏器)。子酱,似芜荑,能助肺,杀诸虫下气令人能食,消心腹恶气猝心痛诸疮,以陈者良(孟诜)。 榆耳 见木耳
免责申明:
1、本站所有内容仅供参考与知识学习,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2、本站所有图片为网友通过小程序(微信小程序搜索:草药辞典)自发贡献上传或识图等方式上传,如有图片及文字引用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管理员联系删除(微信号:zydcdyz)。
小程序码 微信小程序
添加站长微信号:zydcdyz 中医爱好者群① 中医文化交流群① 中医养生交流微信群① 健康养生交流群①
©粤ICP备2022085827号 2023 www.dcd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