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纲目
简 介:药学著作,五十二卷,明·李时珍撰,刊于1590年。全书共190多万字,载有药物1892种,收集医方11096个,绘制精美插图1160幅,分为16部、60类。
作者:明 李时珍
共 1820 章节 194.02万+字数

木部第三十五卷 木之二 罂子桐
(《拾遗》)
【释名】虎子桐(《拾遗》)、荏桐(《衍义》)
时珍曰∶罂子,因实状似罂也。虎子,以其毒也。荏者,言其油似荏油也。
【集解】藏器曰∶罂子桐生山中。树似梧桐。
颂曰∶南人作油者,乃冈桐也。有子大于梧子。
宗 曰∶荏桐,早春先开淡红花,状如鼓子花,成筒子。子可作桐油
时珍曰∶冈桐即白桐之紫花者。油桐枝、干、花、叶并类冈桐而小,树长亦迟,花亦微红
但其实大而圆,每实中有二子或四子,大如大风子。其肉白色,味甘而吐人。亦或谓之紫花桐。人多种莳收子,货之为油,入漆家及 船用,为时所须。人多伪之,惟以篾圈蘸起如鼓面者为真。
桐子
【气味】甘、微辛,寒,有大毒
大明曰∶冷,微毒。时珍曰∶桐油吐人,得酒即解。
【主治】摩疥癣疮毒肿。毒鼠至死(藏器)。敷恶疮,及宣水肿,涂鼠咬处。能辟鼠(大 明)。涂胫疮汤火伤疮。吐风痰喉痹,及一切诸疾,以水和油,扫入喉中探吐;或以子研末,吹入喉中取吐。又点灯烧铜箸头,烙风热烂眼,亦妙(时珍)。
【附方】新七。
痈肿初起桐油点灯,入竹筒内熏之,得出黄水即消。(《医林正宗》)。
血风 疮∶胡粉 过研,桐油调作隔纸膏,贴之。又方∶用船上陈桐油锻石 过,又以人发拌桐油炙干为末,仍以桐油调作膏,涂纸上,刺孔贴之。(杨起《简便方》)。
脚肚风疮如癞∶桐油人乳等分,扫之。数次即愈。(《集简方》)。
酒渣赤鼻∶桐油黄丹雄黄,敷之。(《摘玄方》)。
冻疮皲裂桐油一碗,发一握。熬化瓶收。每解砒石毒∶桐油二升,灌之。吐即毒解。(华佗危病方)
【附录】KT 桐(音而郢切)
藏器曰∶生山谷间。状似青桐,叶有丫。人取皮以沤丝。木皮味甘,温,无毒。治蚕咬毒瓦斯入腹,末服之。鸡犬食蚕欲死者,煎汁灌之,丝烂即愈。叶∶主蛇、虫、蜘蛛咬毒,捣烂封之。
免责申明:
1、本站所有内容仅供参考与知识学习,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2、本站所有图片为网友通过小程序(微信小程序搜索:草药辞典)自发贡献上传或识图等方式上传,如有图片及文字引用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管理员联系删除(微信号:zydcdyz)。
小程序码 微信小程序
添加站长微信号:zydcdyz 中医爱好者群① 中医文化交流群① 中医养生交流微信群① 健康养生交流群①
©粤ICP备2022085827号 2023 www.dcd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