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纲目
简 介:药学著作,五十二卷,明·李时珍撰,刊于1590年。全书共190多万字,载有药物1892种,收集医方11096个,绘制精美插图1160幅,分为16部、60类。
作者:明 李时珍
共 1820 章节 194.02万+字数

木部第三十四卷 木之一 月桂
(《拾遗》)
【集解】藏器曰∶今江东诸处,每至四、五月后晦,多于衢路间得月桂子,大于狸豆,破之辛香,古者相传是月中下也。余杭灵隐寺僧种得一株,近代诗人多所论述。《洞冥记》云∶有远飞鸡,朝往夕还,常衔桂实归于南土。南土月路也,故北方无之。山桂犹堪为药,况 时珍曰∶吴刚伐月桂之说,起于隋唐小说。月桂落子之说,起于武后之时。相传有梵僧自天竺鹫岭飞来,故八月常有桂子落于天竺。《唐书》亦云∶垂拱四年三月,有月桂子降于台州,十余日乃止。宋仁宗天圣丁卯八月十五日夜,月明天净,杭州灵隐寺月桂子降,其繁如雨,其大如豆,其圆如珠,其色有白者、黄者、黑者,壳如芡实,味辛。拾以进呈,寺僧种之,得二十五株,慈云式公有序记之。张君房宿钱塘月轮寺,亦见桂子纷如烟雾,回旋成穗,坠如牵牛子,黄白相间,咀之无味。据此,则月中真若有树矣。窃谓月乃阴魄,其中婆娑者,山河之影尔。月既无桂,则空中所坠者何物耶?泛观群史,有雨尘沙土石,雨金铅钱汞,雨絮帛谷粟,雨草木花药,雨毛血鱼肉之类甚众。则桂子之雨,亦妖怪所致,非月中有桂也。桂生南方,故惟南方有之。《宋史》云∶元丰三年六月,饶州雨木子数亩,状类山芋子,味辛而香,子
【气味】辛,温,无毒
【主治】小儿耳后月蚀疮,研碎敷之(藏器)。
免责申明:
1、本站所有内容仅供参考与知识学习,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2、本站所有图片为网友通过小程序(微信小程序搜索:草药辞典)自发贡献上传或识图等方式上传,如有图片及文字引用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管理员联系删除(微信号:zydcdyz)。
小程序码 微信小程序
添加站长微信号:zydcdyz 中医爱好者群① 中医文化交流群① 中医养生交流微信群① 健康养生交流群①
©粤ICP备2022085827号 2023 www.dcd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