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纲目
简 介:药学著作,五十二卷,明·李时珍撰,刊于1590年。全书共190多万字,载有药物1892种,收集医方11096个,绘制精美插图1160幅,分为16部、60类。
作者:明 李时珍
共 1820 章节 194.02万+字数

木部第三十四卷 木之一 杉
(《别录》下品)
【释名】 (音杉)、沙木【集解】颂曰∶杉材旧不着所出州土,今南中深山多有之。木类松而劲直,叶附枝生,若刺针。郭璞注《尔雅》云∶ 似松,生江南。可以为船及棺材,作柱埋之不腐。又人家常用作桶板,甚耐水。
宗 曰∶杉干端直,大抵如松,冬不凋,但叶阔成枝也。今处处有之,入药须用油杉及臭者良。
时珍曰∶杉木叶硬,微扁如刺,结实如枫实。江南人以惊蛰前后取枝插种,出倭国者,谓 干燥。有斑纹如雉者,谓之野鸡斑,作棺尤贵。其木不生白蚁,烧灰最发火药。
杉材
【气味】辛,微温,无毒
【主治】漆疮,煮汤洗之,无不瘥(《别录》)。煮水,浸捋脚气肿满。服之,治心腹胀痛,去恶气(苏恭)。治风毒奔豚,【发明】震亨曰∶杉屑属金有火。其节煮汁浸捋脚气肿满,尤效。
颂曰∶唐柳柳州纂《救三死方》云∶元和十二年二月得脚气夜半痞绝,胁有块,大如石,且死,困不知人,搐搦上视,三日,家人号哭。荥阳郑洵美传杉木汤,服半食顷大下,三行气通块散。方用杉木节一大升,橘叶(切)一大升(无叶则以皮代之),大腹槟榔七枚(连子碎之),童子小便三大升,共煮取一大升半,分为两服。若一服得快,即停后服。此乃死病,会有教者,乃得不死。恐人不幸病此,故传之云。
【附方】新四。
肺壅痰滞,上焦不利,猝然咳嗽杉木屑一两,皂角(去皮酥炙)三两,为末,蜜丸梧桐子大。每米饮下十丸,一日四服。(《圣惠方》)小儿阴肿赤痛,日夜啼叫,数日退皮,愈而复作∶用老杉木烧灰,入腻粉清油调敷,效。(危氏《得效方》)肺壅失音杉木烧炭入碗中,以小碗覆之,用汤淋下,去碗饮水。不愈再作,音出乃止。(《集简方》) 疮黑烂∶多年老杉木节,烧灰,麻油调,隔箬叶贴之,绢帛包定,数贴而愈。(《救急皮
【主治】金疮血出,及汤火伤灼,取老树皮烧存性,研敷之。或入鸡子清调敷。一、二日愈(时珍)。

【主治】风、虫牙痛,同芎 、细辛煎酒含漱(时珍)。

【主治】疝气痛,一岁一粒,烧研酒服(时珍)。
杉菌 见菜部。
【附录】丹桎木皮(桎,音直) 藏器曰∶生江南深山。似杉木,皮,主治 疡风。取一握,去上黑,打碎,煎如糖,日日涂之。
免责申明:
1、本站所有内容仅供参考与知识学习,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2、本站所有图片为网友通过小程序(微信小程序搜索:草药辞典)自发贡献上传或识图等方式上传,如有图片及文字引用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管理员联系删除(微信号:zydcdyz)。
小程序码 微信小程序
添加站长微信号:zydcdyz 中医爱好者群① 中医文化交流群① 中医养生交流微信群① 健康养生交流群①
©粤ICP备2022085827号 2023 www.dcd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