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纲目
简 介:药学著作,五十二卷,明·李时珍撰,刊于1590年。全书共190多万字,载有药物1892种,收集医方11096个,绘制精美插图1160幅,分为16部、60类。
作者:明 李时珍
共 1820 章节 194.02万+字数

果部第三十卷 果之二 山楂
(音渣。《唐本草》)
【校正】《唐本草》木部赤爪木,宋《也。今并于一,但以山楂标题。
【释名】赤爪子(侧巧切,《唐本》)、鼠楂《唐本》、猴楂(危氏)、茅楂(《日用》)、子(音求)、 梅(音计。并《尔雅》)、羊 (《唐本》)、棠 子(《图经》)、山里果(《食鉴》)。
时珍曰∶山楂,味似楂子,故亦名楂。世俗皆作查字,误矣。查(音槎)乃水中浮木,与楂何关?郭璞注《尔雅》云∶ (音求)树如梅。其子大如指头,赤色似小柰,可食,此即山 楂也。世俗作 字,亦误矣。 乃栎实,于 何关?楂、 之名,见于《尔雅》。自晋、宋以来,不知其原,但用查、 耳。此物生于山原茅林中,猴、鼠喜食之,故又有诸名也。《唐本草》赤爪木当作赤枣,盖枣、爪音讹也,楂状似赤枣故尔。范成大《虞衡志》有赤枣子。王 《百一选方》云∶山里红果,俗名酸枣,又名鼻涕团。正合此义矣。
【集解】恭曰∶赤爪木,赤楂也。出山南、申、安、随诸州。小树高五、六尺,叶似香。子似虎掌,大如小林檎,赤色。
藏器曰∶赤爪草,即鼠楂 也。生高原, 似小楂而赤,人食之。
颂曰∶棠 子生滁州。三月开白花,随便结实,采无时。彼人用治下痢腰疼有效。他处亦有,不入药用。
时珍曰∶赤爪、棠 、山楂,一物也。古方罕用,故《唐本》虽有赤爪,后人不知即此也。自丹溪朱氏始着山楂之功,而后遂为要药。其类有二种,皆生山中。一种小者,山人呼为棠 子、茅楂、猴楂,可入药用。树高数尺,叶有五尖。丫间有刺。三月开五出小白花。
实有赤、黄二色,肥者如小林檎,小者如指头,九月乃熟,小儿采而卖之。闽人取熟者去皮核,捣和糖、蜜,作为楂糕,以充果物。其核状如牵牛子,黑色甚坚。一种大者,山人呼为羊子。树高丈余,花叶皆同,但实稍大而色黄绿,皮涩肉虚为异尔。初甚酸涩,经霜乃可食。功用相同,而采药者不收。

【修治】时珍曰∶九月霜后取带熟者,去核曝干,或蒸熟去皮核,捣作饼子,日干【气味】酸,冷,无毒
时珍曰∶酸、甘,微温。生食多,令人嘈烦易饥,损齿,齿龋人尤不宜也。
【主治】煮汁服,止水痢。沐头洗身,治疮痒(《唐本》)。煮汁洗漆疮,多瘥(弘景)。
腰痛有效(苏颂)。消食积,补脾,治小肠疝气,发小儿疮疹(吴瑞)。健胃,行结气
妇人产后儿枕痛恶露不尽,煎汁入沙糖服之,立效(震亨)。化饮食,消肉积症瘕痰饮痞满吞酸,滞血痛胀(时珍)。化血块气块活血(宁原)。
【发明】震亨曰∶山楂大能克化饮食。若胃中无食积脾虚不能运化不思食者,多服之,则反克伐脾胃生发之气也。
时珍曰∶凡脾弱食物不克化,胸腹酸刺胀闷者,于每食后嚼二、三枚,绝佳。但不可多用,恐反克伐也。按∶《物类相感志》言∶煮老鸡、硬肉,入山楂数颗即易烂。则其消肉积之功,盖可推矣。珍邻家一小儿,因食积黄肿腹胀如鼓。偶往羊 树下,取食之至饱。归而大吐痰水,其病遂愈。羊 乃山楂同类,医家不用而有此效,则其功应相同矣。
【附方】新七。
偏坠疝气∶山棠 肉、茴香(炒)各一两,为末,糊丸梧桐子大。每服一百丸,空心白汤下。
老人腰痛腿痛∶用棠 子、鹿茸(炙)等分,为末,蜜丸梧桐子大。每服百丸,日二服。肠风下血,用寒药、热药及脾弱药俱不效者∶独用山里果(俗名酸枣,又名鼻涕团)干者,痘疹不快∶干山楂为末,汤点服之,立出红活。又法∶猴楂五个,酒煎入水,温服即出。
痘疮干黑危困者∶用棠 子为末,紫草煎酒,调服一钱。(《全幼心鉴》)
食肉不消山楂肉四两,水煮食之,并饮其汁。(《简便方》)

【主治】吞之,化食磨积,治 疝(时珍)。
【附方】新一。
难产山楂核七七粒,百草霜为衣,酒吞下。(《海上方》) 阴肾 肿∶方见橄榄
免责申明:
1、本站所有内容仅供参考与知识学习,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2、本站所有图片为网友通过小程序(微信小程序搜索:草药辞典)自发贡献上传或识图等方式上传,如有图片及文字引用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管理员联系删除(微信号:zydcdyz)。
小程序码 微信小程序
添加站长微信号:zydcdyz 中医爱好者群① 中医文化交流群① 中医养生交流微信群① 健康养生交流群①
©粤ICP备2022085827号 2023 www.dcd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