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匮要略心典
简 介:尤氏集十年寒暑的心得之作,其阐注《金匮要略》文笔简练,注释明晰,条理贯通,据理确凿,力求得其典要,抉其精义,对于少数费解原文,宁缺而不作强解,并校正了一些传写之误
作者:清 尤怡(在泾)纂注
共 23 章节 8.84万+字数

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第九
师曰。夫脉当取太过不及。阳微阴弦。即胸痹而痛。所以然者。责其极虚也。今阳虚知在上焦。所以胸痹心痛者。以其阴弦故也。
阳微、阳不足也。阴弦、阴太过也。阳主开。阴主闭。阳虚阴干之。即胸痹而痛。痹者闭也。
夫上焦为阳之位。而微脉为虚之甚。故曰责其极虚。以虚阳而受阴邪之击。故为心痛
平人无寒热。短气不足以息者。实也。
平人、素无疾之人也。无寒热、无新邪也。而乃短气不足以息。当是里气暴实。或痰、或食、或饮。碍其升降之气而然。盖短气有从素虚宿疾而来者。有从新邪暴遏而得者。二端并否。其为里实无疑。此审因察病之法也。
胸痹之病。喘息咳唾。胸背痛短气寸口脉沉而迟关上小紧数。栝蒌薤白白酒汤主之。
胸中阳也。而反痹。则阳不用矣。阳不用。则气之上下不相顺接。前后不能贯通。而喘息、咳唾、胸背痛短气等证见矣。更审其脉。寸口亦阳也。而沉迟。则等于微矣。关上小紧。亦阴弦之意。而反数者。阳气失位。阴反得而主之。易所谓阴凝于阳。书所谓牝鸡之晨也。是当以通胸中之阳为主。
薤白白酒。辛以开痹。温以行阳。栝蒌实者。以阳痹之处。必有痰浊阻其间耳。
栝蒌薤白白酒汤方
栝蒌实(一枚捣) 薤白(半升) 白酒(七升)
上三味。同煮。取二升。分温再服。
胸痹不得卧心痛彻背者。栝蒌薤白半夏主之。
胸痹不得卧。是肺气上而不下也。心痛彻背。是心气塞而不和也。其痹为尤甚矣。所以然者。有痰饮以为之援也。故于胸痹药中。加半夏逐痰饮。
栝蒌薤白半夏
栝蒌实(一枚捣) 薤白(三两) 半夏(半升) 白酒(一斗)
上四味。同煮。取四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胸痹。心中痞气。气结在胸。胸满。胁下逆抢心。枳实薤白桂枝汤主之。人参汤亦主之。
心中痞气气痹而成痞也。胁下逆抢心。气逆不降。将为中之害也。是宜急通其痞结之气。否则速复其不振之阳。盖去邪之实。即以安正。养阳之虚。即以逐阴。是在审其病之久暂。与气之虚实而决之。
栝蒌薤白桂枝汤方
枳实(四枚) 薤白(半升) 桂枝(一两) 浓朴(四两) 栝蒌实(一枚捣)
五味。以水五升。先煮枳实、浓朴。取二升。去滓。内诸药。煮数沸。分温三服。
人参汤方
人参 甘草 干姜 白术(各三两)
上四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胸痹。胸中气塞。短气茯苓杏仁甘草汤主之。橘枳生姜汤亦主之。
此亦气闭气逆之证。视前条为稍缓矣。二方皆下气散结之剂。而有甘淡苦辛之异。亦在酌其强弱而用之。
茯苓杏仁甘草汤方
茯苓(三两) 杏仁(五十个) 甘草(一两)
上三味。以水一斗。煮取五升。温服一升。日三服。不瘥。更服。
橘枳生姜汤方
橘皮(一斤) 枳实(三两) 生姜(半斤)
上三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分温再服。
胸痹缓急者。薏苡附子散主之。
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阳痹不用。则筋失养而或缓或急。所谓大筋软短。小筋弛长者是也。故以薏苡仁舒筋脉。附子通阳痹。
薏苡附子散方
薏苡仁(十五两) 大附子(十枚炮)
上二味。杵为散。服方寸匕。日三服。
心中痞。诸逆。心悬痛。桂枝生姜枳实汤主之。
诸逆。该痰饮、客气而言。心悬痛。谓如悬物动摇而痛。逆气使然也。桂枝枳实生姜。辛以散逆。苦以泄痞。温以祛寒也。
桂枝生姜枳实汤方
桂枝 生姜(各三两) 枳实(五两)
上三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分温三服。
心痛彻背。背痛彻心。乌头赤石脂丸主之。
心背彻痛。阴寒之气。遍满阳位。故前后牵引作痛。沈氏云。邪感心包。气应外俞。则心痛彻背。
邪袭背俞。气从内走。则背痛彻心。俞脏相通。内外之气相引。则心痛彻背。背痛彻心。即经所谓寒气客于背俞之脉。其俞注于心。故相引而痛是也。乌、附、椒、姜。同力协济。以振阳气而逐阴邪。
赤石脂者。所以安心气也。
乌头赤石脂丸
乌头(一分炮) 蜀椒 干姜(各一两) 附子(半两) 赤石脂(一两)
五味。末之。蜜丸如桐子大。先食服一丸。日三服。不知稍加服。
附方
九痛丸 治九种心疼
附子(三两炮) 生野狼牙 巴豆(去皮熬研如膏) 干姜 吴茱萸 人参(各一两)
上六味。末之。炼蜜丸如梧子大。酒下。强人初服三丸。日三服。弱者二丸。兼治卒中恶。腹胀
口不能言。又治连年积冷流注胸痛。并冷冲上气。落马坠车血疾等皆主之。忌口如常法。
按、九痛者。一虫、二注、三风、四悸、五食、六饮、七冷、八热、九去来痛是也。而并以一药治之者。岂痛虽有九。其因于积冷结气所致者多耶。
免责申明:
1、本站所有内容仅供参考与知识学习,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2、本站所有图片为网友通过小程序(微信小程序搜索:草药辞典)自发贡献上传或识图等方式上传,如有图片及文字引用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管理员联系删除(微信号:zydcdyz)。
小程序码 微信小程序
添加站长微信号:zydcdyz 中医爱好者群① 中医文化交流群① 中医养生交流微信群① 健康养生交流群①
©粤ICP备2022085827号 2023 www.dcd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