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治准绳·幼科
简 介:中国汉医儿科著作。《证治准绳》中的,又名《幼科准绳》。九卷。刊于1602年。本书综括整理中国明代以前有关儿科文献编成。 医家以幼科为最难,谓之哑科,谓其疾痛不能自陈说也,称黄帝之言曰∶吾不能察其幼小为别是一家料理耳。
作者:明 王肯堂
共 187 章节 65.83万+字数


(音奇),小鬼也,乳下婴儿未能行,而母更有娠,其儿病微微下利寒热去来,毛发 ,以为有恶鬼神导其腹中胎,妒嫉而为此,故名曰 病也。以他人相近,亦能相继,亦曰继病。妊娠妇人不必悉能致 ,亦时有此尔。女子气血上为乳汁,下为经水,小儿饮交乳且病,况其大分已荣于胎,而乳汁之漓可知,能无使儿病乎,则又何鬼神之咎为也。《千金》炙伏翼熟嚼哺儿,而怀妊者带伯劳鸟毛、白马眼,不能滋荣气血,乃徒剥裂禽兽。海藏云:生者为相继,死者为传尸,有脉而无气、谓之尸厥,有气而无脉,谓之行尸。丁奚、露哺、客忤、无辜四异病也。阳易、阴易、百合、狐惑、四奇病也。
龙胆 治婴儿出腹,血脉盛实,寒热温壮,四肢惊掣。吐 者若已能进哺,中满食不消壮热及变蒸不解。中客人鬼气,并诸惊痫。方悉主之。
龙胆柴胡 黄芩 桔梗 钓藤甘草(炙) 茯苓 芍药(各二钱半) 蜣螂(二枚) 大黄(一两)
上为锉散。以水一升,煮取五合为一剂,十岁以下小儿皆可服,若儿生一日至七日,分一合为三服,八日至十五日,分一合半为三服,十六日至二十日,分二合为三服,二十日至三十日,分三合为三服,皆以得下为止。此剂为出腹婴儿所作,若日月长大者,亦根据此为例,必知客忤及有 气者,可加人参当归各二钱半,一百日儿加一钱一字,二百日儿加二钱半,一岁加半两,余药皆仿此。
《圣惠》甘草散
小儿中 ,面色白赤,而复变青者如醉色,故复发面赤,若青黑色绕口,不治。觉病候晚者死,觉之早者,所中邪未入脏腑,又微引乳者可服此。
甘草(炙微赤,锉) 龙骨 赤茯苓 牡蛎(烧为粉) 生干地黄 黄芩 桂心(各一分) 当归(半两,锉,微炒)
上件药捣,粗罗为散。每服一钱,以水一小盏,入淡竹叶七片,煎至五分,去滓,入白蜜一钱,更煎一两沸,量儿大小,以意加减温服,日三四服。
大黄小儿中 挟实。
川大黄(锉碎,微炒) 白藓皮 甘草(炙,微赤。各半两) 犀角黄芩 赤茯苓 赤芍药(各一分)
上件药捣,粗罗为散。每服一钱,以水一小盏,煎至五分,去滓,量儿大小加减,日三四服。
〔张涣〕虎骨 治被 病。
虎头骨(微炙) 鬼臼(去毛) 草龙胆 鬼箭(各一两) 琥珀 白胶香(各半两)
上件捣,罗为细末炼蜜和丸如黍米大。每服十粒,乳香汤下,量儿大小加减。
免责申明:
1、本站所有内容仅供参考与知识学习,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2、本站所有图片为网友通过小程序(微信小程序搜索:草药辞典)自发贡献上传或识图等方式上传,如有图片及文字引用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管理员联系删除(微信号:zydcdyz)。
小程序码 微信小程序
添加站长微信号:zydcdyz 中医爱好者群① 中医文化交流群① 中医养生交流微信群① 健康养生交流群①
©粤ICP备2022085827号 2023 www.dcd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