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 介:中国汉医儿科著作。《证治准绳》中的,又名《幼科准绳》。九卷。刊于1602年。本书综括整理中国明代以前有关儿科文献编成。 医家以幼科为最难,谓之哑科,谓其疾痛不能自陈说也,称黄帝之言曰∶吾不能察其幼小为别是一家料理耳。
作者:明 王肯堂
共 187 章节 65.83万+字数
水痘
小儿痘疮有正痘与水痘之不同,新安张季明云:其疮皮不薄,如赤根白头,渐渐赤肿,而有脓瘥迟者,谓之大痘,此里证,发于脏也。其疮皮薄如水泡,破即易干,而出无渐次,白色或淡红,冷冷有水浆者,谓之水痘,此表证,发于腑也。亦与疹子同,又轻于疹,发热一二日而出,出而即消,易出易靥,不宜燥温,但用轻剂解之,麦汤散主之,羌活散、消毒饮、麦煎散俱可服,又当服大连翘汤以解之。如心闷,烦蹂,发热,及大小便涩,口舌生疮者,通关散主之。水痘夹黑,出来黑水流,或手足冷者,前胡、甘草、生地、玄参、连翘、茯苓、木通、蝉蜕、麦门冬、川芎、陈皮、当归、生姜水煎服。
麦汤散 治水痘。
地骨皮 滑石 甘草(各半钱) 甜葶苈 麻黄 大黄 知母 羌活 人参(各一钱)
上锉散。水一盏,每服二三钱,小麦七粒,煎六分,不拘时温服,分二帖。
麦煎散 治小儿夹惊伤寒,吐逆壮热,表里不解,气粗喘急,面赤自汗。或狂语惊叫,或不语无汗,及瘾疹遍身赤痒,往来潮热。时行麻痘疹子余毒未尽,浑身浮肿,痰涎咳嗽。或变急慢惊风,手足搐搦,眼目上视,及伤风头疼,并治之。
滑石 地骨皮 赤芍药 石膏 白茯苓 杏仁 知母 甘草 葶苈子(炒) 人参麻黄(一两半)
上为末。每服一钱,麦子煎汤下。如初生芽儿,感冒风冷,鼻塞身热,喷嚏多啼,每一字,用麦子煎汤调下。一方,去地骨皮、滑石,加羌活、川芎,薄荷煎汤调下。
羌活散(初热) 消毒饮(即牛蒡荆芥甘草三味) 大连翘汤(便闷) 通关散(便闷)
按:水痘,今小儿患之者,大率无害,如无内证,不必服药,无事生事也。前后四方,不为轻剂,非热甚不解,二便秘涩,烦闷不宁,不宜轻服。
小儿痘疮有正痘与水痘之不同,新安张季明云:其疮皮不薄,如赤根白头,渐渐赤肿,而有脓瘥迟者,谓之大痘,此里证,发于脏也。其疮皮薄如水泡,破即易干,而出无渐次,白色或淡红,冷冷有水浆者,谓之水痘,此表证,发于腑也。亦与疹子同,又轻于疹,发热一二日而出,出而即消,易出易靥,不宜燥温,但用轻剂解之,麦汤散主之,羌活散、消毒饮、麦煎散俱可服,又当服大连翘汤以解之。如心闷,烦蹂,发热,及大小便涩,口舌生疮者,通关散主之。水痘夹黑,出来黑水流,或手足冷者,前胡、甘草、生地、玄参、连翘、茯苓、木通、蝉蜕、麦门冬、川芎、陈皮、当归、生姜水煎服。
麦汤散 治水痘。
地骨皮 滑石 甘草(各半钱) 甜葶苈 麻黄 大黄 知母 羌活 人参(各一钱)
上锉散。水一盏,每服二三钱,小麦七粒,煎六分,不拘时温服,分二帖。
麦煎散 治小儿夹惊伤寒,吐逆壮热,表里不解,气粗喘急,面赤自汗。或狂语惊叫,或不语无汗,及瘾疹遍身赤痒,往来潮热。时行麻痘疹子余毒未尽,浑身浮肿,痰涎咳嗽。或变急慢惊风,手足搐搦,眼目上视,及伤风头疼,并治之。
滑石 地骨皮 赤芍药 石膏 白茯苓 杏仁 知母 甘草 葶苈子(炒) 人参麻黄(一两半)
上为末。每服一钱,麦子煎汤下。如初生芽儿,感冒风冷,鼻塞身热,喷嚏多啼,每一字,用麦子煎汤调下。一方,去地骨皮、滑石,加羌活、川芎,薄荷煎汤调下。
羌活散(初热) 消毒饮(即牛蒡荆芥甘草三味) 大连翘汤(便闷) 通关散(便闷)
按:水痘,今小儿患之者,大率无害,如无内证,不必服药,无事生事也。前后四方,不为轻剂,非热甚不解,二便秘涩,烦闷不宁,不宜轻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