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治准绳·幼科
简 介:中国汉医儿科著作。《证治准绳》中的,又名《幼科准绳》。九卷。刊于1602年。本书综括整理中国明代以前有关儿科文献编成。 医家以幼科为最难,谓之哑科,谓其疾痛不能自陈说也,称黄帝之言曰∶吾不能察其幼小为别是一家料理耳。
作者:明 王肯堂
共 187 章节 65.83万+字数

自汗
自汗者,不因发散而自然汗出也。卫气者,卫护皮肤,肥实腠理,禁固津液,使不得妄泄也。痘疹之火,由里达表,干于卫气,皮肤为之缓,腠理为之疏,津液外泄,故自汗也,凡病自汗,宜遽止之。疮疹初出,自汗实为美证,乃阴阳气和,荣卫通畅,邪气不留,易出而解也。又,心主汗,诸疮皆属于心,自汗出者,毒气外泄也,虽然热之甚者,亦为汗解,身复清凉,此毒散也。若汗出不止,其热反剧,此邪气并于阳而阳虚,宜敛汗固表清热解毒,使卫气充实,无痒塌溃烂之患。保元汤(大法)当归六黄汤盗汗)主之。如疮已收较,痂皮脱落自汗者,此气虚也,宜补阳救阴,使气无泄,十全大补汤(汗)主之。若更不止,调败蒲散同服,外用温粉扑法。薛氏云:靥后最宜审治,若血虚者,用当归补血汤虚热)。气虚者,用四君子汤加黄 。气血不足者,十全大补汤
饮食自汗者,小异功散吐泻加黄连五味子乌梅肉。睡中汗出,心有热也,其汗上至头,下至颈,不过胸者,乃六阳虚汗也,不须治之。上至颈,下至脐者,此胃虚也,保元汤(即参 饮见大法)不止,调败蒲散同服。自汗者,血之所化,阴气不能闭藏,所以睡则汗出,痘家当以补血为主,若当归补血汤六味地黄丸八珍汤人参养荣汤之类,皆可因证施治。自汗面赤作渴手足 汗多者,胃热也,泻黄散(脾)人参白虎汤发热加黄连主之。诸证退,以小异功散山栀仁、麦门冬调之。有食积内热自汗者,四君子加曲 。自汗发搐流涎者,肝木侮土也,小异功散钓藤。搐减,去钓藤柴胡主之。丹溪谓自汗不妨,盖指初出并其汗之不甚者言耳,若汗出过多,最能虚人,未靥之际,恐致气血虚而不能结痂,既靥之后,尤防血脱阴虚阳无所附矣。汗出如油,发润如洗,喘不休者,此为肺绝之候,死不治。
浮麦
浮麦不拘多少,炒香,每服三五钱,水煎服,治胃虚自汗。
败蒲散(一名止汗散)
故蒲扇烧灰,每服三钱,温酒调下,无时服。
温粉扑法
黄连 牡蛎贝母(各半两) 粳米粉(一升)上为细末。敷于身上。
免责申明:
1、本站所有内容仅供参考与知识学习,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2、本站所有图片为网友通过小程序(微信小程序搜索:草药辞典)自发贡献上传或识图等方式上传,如有图片及文字引用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管理员联系删除(微信号:zydcdyz)。
小程序码 微信小程序
添加站长微信号:zydcdyz 中医爱好者群① 中医文化交流群① 中医养生交流微信群① 健康养生交流群①
©粤ICP备2022085827号 2023 www.dcd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