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灵枢集注
简 介:本书是北宋哲宗时(公元1093)高丽国所献之本的校对颁行本。北宋哲宗时颁行此书,只作了简单的校对;南宋绍兴时史崧献出家藏本
作者:清.张隐庵
共 82 章节 29.17万+字数

百病始生第六十六
黄帝问于岐伯曰:夫百病之始生也,皆生于风雨寒暑。清湿喜怒。喜怒不节则伤脏。风雨则伤上。清湿则伤下。三部之气。所伤异类。愿闻其会。岐伯曰:三部之气各不同或起于阳。或起于阳。请言其方。喜怒不节则伤脏。脏伤则病起于阴也。清湿袭虚,则病起于下。风雨袭虚,则病起于上,是谓三部。至于其淫 。不可胜数。(胜平声数上声)
按本经云。风寒伤形。忧恐忿怒伤气。气伤脏,乃病脏。寒伤形,乃病形。风伤筋脉。筋脉乃应。此形气外内之相应也。又曰:邪气在上者,言邪气之中人也高,故邪气在上也。清气在下者,言清湿地气之中人也。必从足始,故清气在下也。是风雨清湿之邪。病在外而伤于形之上下。喜怒不节,则伤脏而病起于阴。夫形者。皮脉肉筋骨。五脏之外合也。此盖承上章而言五行之形。不足于上者,则风雨袭虚而病起于上。不足于下者,则清湿袭虚而病起于下。脏气不足者,则喜怒伤气而病起于阴,故当用五谷五畜五果之五味。合而服之,以补益精气。使阴阳和调。血气充满。病则无由入其腠理。此贤人之所以养生。良医之治未病也。徐振公曰:五音之人应五脏。左右太少之人。应身形之上下。五音之人。阴气多而阳气少。左右太少之人。阴气少而阳气多。是五音之人当病形。左右太少之人当病脏矣。虽然。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阳盛者。有血气之不足。阴盛者。亦有血气之不足也。倪仲宣曰:此注照应下章行针论。
黄帝曰:余固不能数,故问先师。愿卒闻其道。岐伯曰:风雨寒热。不得虚邪。不能独伤人。卒然逢疾风豪雨而不病者。盖无虚故邪不能独伤人。此必因虚邪之风。与其身形两虚相得,乃客其形。两实相逢。众人肉坚。其中于虚邪也。因于天时。与其身形。参以虚实。大病乃成。气有定舍。因处为名。上下中外。分为三员。
此言风雨之邪。客于形而不伤气者。传舍于内而成积也。金匮要略云。一者经络受邪。入脏腑为内所因。此言邪伤六经之气,而内入于脏腑者也。盖三阴三阳之气。主于肤表而合于六经,故邪伤于气,则折毛发理。使正气横倾。淫邪泮衍于肌腠络脉之间,而传溜于血脉经脉内连脏腑。是以大邪入脏。腹痛下淫。可以致死,而不可以致生。盖阴阳六气。生于五行。五脏内合五行。外合六气,故伤于气者。传溜于血脉,则内干脏腑矣。如病形而不病气者。虽传舍于经脉。只留于肠胃之外而成积也。
夫虚邪之中人也。洒淅动形。正邪之中人也微。先见于色。不知于其身。若有若无。若亡若存。有形无形。莫知其情。是虚邪伤形,而正邪伤气也。正邪者。天之正气。风寒暑湿燥火也。盖天有此六气,而人亦此六气。是以正邪中气。同气相感也,故曰风雨寒热。不得虚邪。不能独伤人。伤人者。谓伤人之形也。虚邪者。虚乡不正之邪风。形者。皮脉肉筋骨。五脏之外合。应地之五行也。地之五行。应天之五时。地之五方。虚风者。春时之风。从西方来。夏时之风。从北方来。此五行不正之气,故伤人之形。是天之六气。伤人之六气。地之五行。伤人之五形。盖人秉天地之形气,而生成此形气也。是以虚邪之风。与其身形。两虚相搏,乃客于形。传舍于肠胃之外而成积也。众人肉坚者。承上文而言二十五形之人。血气不足。不能充肤热肉,以致虚邪之客于形。非比众人之肉坚也。因于天时者。因春时之西风。夏时之北风也。大病乃成者。大邪着于肠胃之间而成积也。气有定舍者,言邪气淫 。不可胜论。或着于孙络。或着于经输,而后有定名也。此论风雨伤上。下节论清湿伤下。末节论喜怒伤中,而分为三员也。徐振公曰:一篇之中。并不提一气字,而此节用三形字。反复三转。下节云。内伤于忧怒,则气上逆。正所谓风寒伤形。忧恐忿怒伤气。阐发圣义。须全经贯通。方能具大手眼。是故虚邪之中人也。始于皮肤皮肤缓则腠理开。开则邪从毛发入。入则抵深。深则毛发立。毛发立则淅然,故皮肤痛。留而不去,则传舍于络脉。在络之时。痛于肌肉。其痛之时息。大经乃代。留而不去。传舍于经。在经之时。洒淅喜惊。留而不去。传舍于输。在输之时。六气不通四肢则肢节痛。腰脊乃强。留而不去。传舍于伏冲之脉。在伏冲之时。体重身痛。留而不去。传舍于肠胃。在肠胃之时。贲响腹胀。多寒则肠鸣飧泄食不化多热则溏出糜。留而不去。传舍于肠胃之外。募原之间。留着于脉。稽留而不去。息而成积。或着孙脉。或着络脉。或着经脉。或着输脉。或着于伏冲之脉。或着于膂筋。或着于肠胃之募原。上连于缓筋。邪气淫 。不可胜论。(飧叶孙胜平声)
此言风雨虚邪。伤于形身之上。从形层传舍于内而成积也。夫邪之中人。必先始于皮毛。人之形虚,则皮肤缓而腠理开。开则邪从毛发入。入则抵深。深则毛发立。盖气者。所以充肤泽毛。如邪伤气,则折毛发理。此邪入于皮肤而气不伤,故毛发立。淅然者。洒淅动形也。皮肤痛者。邪留于皮肤也。
络脉者。浮见于皮肤之孙脉络脉。在络之时。痛于肌肉者。邪留于肌肉络脉之间,而不得入于经也。
缪刺篇曰:邪之客于形也。必先舍于皮毛。留而不去。入舍于孙脉。留而不去。入舍于络脉。留而不去。入舍于经脉。内连五脏。散于肠胃。此邪之从皮毛而入。极于五脏之次也。如此则治其经焉。今邪客于皮毛。入舍于孙络。留而不去。闭塞不通。不得入于经。流溢于大络而生奇病也。息、止也。大经乃代者。谓邪止于肌肉络脉之间。不得入于经脉,而流于大经也。大经者。经隧也。经隧者。五脏六腑之大络也。传舍于经者。传舍于胃腑之经隧。足阳明之脉病,故惕然而喜惊也。输者。转输血气经脉,即脏腑之经隧也。脏腑之大络。左右上下。并经而出。布于四末,故邪留于输,则六经不通四肢之肢节痛也。腰脊乃强者。脏腑之大络。通于督络之长强也。伏冲者。伏行腹内之冲脉。冲脉者。起于胞中。挟脐上行至胸中而散于皮肤。充肤热肉。濡养筋骨。邪留于内,则血气不能充溢于形身,故体重身痛也。
留而不去。传舍于肠胃。在肠胃之时。贲响腹胀。多寒则肠鸣飧泄多热则溏出糜。糜者。谷之不化者也。募原者。肠胃外之膏膜。留着于脉者。募原间之脉络也。稽留其间而不去,则止于此而成积矣。
孙脉络脉者。募原中之小络。经脉者。胃腑之大经也。输脉者。脏腑之大络。转输水谷之血气者也。伏冲者。伏行于腹之冲脉。募原者。肠胃之脂膜也。膂筋者。附于脊膂之筋。缓筋者。循于腹内之筋也。此数者,在于肠胃之前后左右。邪随着而为积。邪之淫溢。不可胜数也。徐振公曰:邪伤气,则邪从经脉而内干脏腑。盖三阴三阳之气。生于脏腑。从经脉而出于肤表,故邪亦从经脉而内干于脏腑也。
邪伤形,则从别络而入于肠胃之外。盖形中之血气。出于胃腑水谷之精。渗出于胃外之孙脉络脉。溢于胃之大络。转注于脏腑之经隧。外出于孙络皮肤。所以充肤热肉。渗皮毛濡筋骨者也。是以形中之邪。亦从外之孙络。传于内之孙络。留于肠胃之外而成积,故下文曰。其着孙络之脉而成积者。其积往来上下。臂手孙络之居也。浮而缓。不能拘积而止之。盖外内孙络之相通。是以外内之相应也。倪仲宣曰:古来论完谷不化。有言因于寒者。有言因于热者。今本经以多热则溏出糜。是因于热矣。盖火能速物而出,故不及化。
黄帝曰:愿尽闻其所由然。岐伯曰:其着孙络之脉而成积者。其积往来上下。臂手孙络之居也。
浮而缓。不能拘积而止之,故往来移行肠胃之间。水凑渗注灌。濯濯有音。有寒则 满雷引,故时切痛。其着于阳明之经,则挟脐而居。饱食则益大。饥则益小。其着于缓筋也。似阳明之积。饱食则痛。饥则安。其着于肠胃之募原也。痛而外连于缓筋。饱食则安。饥则痛。其着于伏冲之脉者。揣之应手而动。发手则热气下于两股。如汤沃之状。其着于膂筋。在肠后者。饥则积见。饱则积不见。按之不得。其着于输之脉者。闭塞不通。津液不下。孔窍干塞。此邪气之从外入内。从上下也。
此承上文申明留着而成积者。各有形证也。孙络者。肠胃募原间之小络。盖胃腑所出之血气。渗出于胃外之小络,而转注于大络。从大络而出于孙络皮肤。其着于内之孙络而成积者。其积往来上下。其臂手孙络之居于外也。浮而缓。不能拘束其积而止之,故往来移行于肠胃之间。胃腑之水津。渗注于外,则濯濯有声。盖留滞于孙络,而不能注于大络也。阳明之经,乃胃之大络,故挟脐而居。饱则水谷之津注于外,故大。饥则津血少,故小也。缓筋者。经于腹内之筋,故有似乎阳明之积。饱则胀,故痛。饥则止而安也。募原者。肠胃之膏膜。饱则津液渗润于外,故安。饥则干燥,故痛也。伏冲之脉。挟于脐间,故揣之应手而动。发手则热者。冲脉之血气充于外也。冲脉下循阴股。出于胫气之街。其气下于两股。如汤沃之状者。因积而成热也。膂筋者。附于胁膂之内。在肠之后,故饥则积见。饱则不见,而按之不得也。输之脉者。转输津液之脉。脏腑之大络也。胃腑水谷之精。从胃之大络,而注于脏腑之大络。从脏腑之大络,而出于皮肤,故积着于输之脉,则脉道闭塞不通。津液不下,而皮毛之孔窍干塞也。此邪气之从外而内。从上而下,以成其积也。徐振公曰:手孙络之居也。浮而缓者。谓无力也。胗孙络之浮缓者。胗尺肤也。盖脉之急者。尺之皮肤亦急。脉缓者。尺之皮肤亦缓。胃腑所出之气血。从阳明之五里而出于尺肤。是以胗孙络之浮缓,则知其无力而不能拘积也。倪仲宣曰:寸关尺三部,以候脏腑经脉之气。人迎气口,以候在外之气。尺肤以候内在之气。
黄帝曰:积之始生。至其已成。奈何?岐伯曰:积之始生。得寒乃生。厥乃成积也。
此承上启下之文。风雨者,在天之邪而伤上。清湿者,在地之邪而伤下。在天曰生。在地曰成,故积之始生。得寒而生。清湿之邪。厥逆于下而成积也。
黄帝曰:其成积奈何?岐伯曰:厥气生足 。 生胫寒。胫寒则血脉凝涩。血脉凝涩,则寒气上入于肠胃,入于肠胃则 胀。 胀则肠外之汁沫。迫聚不得散。日以成积。卒然多食饮,则肠满。起居不节。用力过度,则络脉伤。阳络伤则血外溢。血外溢则衄血。阴络伤则血内溢。血内溢则后血。肠胃之络伤,则血溢于肠外。肠外有寒汁沫。与血相搏,则并合凝聚不得散,而积成矣。卒然外中于寒。若内伤于忧怒,则气上逆气上逆,则六输不通湿气不行。凝血蕴裹而不散。津液涩渗。着而不去,而积皆成矣。( 莫本切也门上声)
此言清湿之邪。伤下之形而成积也。 、闷也。厥逆生足 者。邪气厥逆于下,则足胫 ,而不得疏利矣。 则生寒。寒则血脉凝涩,而寒气上入于肠胃,入于肠胃则 胀。胀则肠外之汁沫。迫聚不得散。日久而成积矣。若卒然多食饮,则肠满。又或起居不节。用力过度,则络脉伤。络脉者,即脏腑所出血气之别络也。阳络者,上行之络脉。伤则血外溢于上而为衄。阴络者。下行之络脉。伤则血内溢而为后血。肠胃之络伤,则血溢于肠外。肠外有寒汁沫。与血相搏,则并合凝聚。不得散而积成矣。或卒然外中于寒邪。若兼之内伤于忧怒,则气上逆气上逆则六输不通。输者。转输血气之脉。六者。手经之输,即阳络也。六输不通,则温肤热肉之气不行。血凝蕴裹而不散。津液涩于络中。渗于络外。着而不去而积成矣。此言汁沫迫聚。或肠外之寒汁沫。与血相搏,皆为成积也。或外中于寒。兼之内伤忧怒凝血与津液留着。亦皆成积也。按经脉有手三阴三阳之大络。并经而上循于手。足三阴三阳之大络。并经而下循于足。主行血气。渗出于脉外以养形。是以阳络伤,则上出于空窍而为衄血。阴络伤,则内出于肠胃而为便血。六输不得上通于外,则内溢于脉外而成积。是外内皆主渗出于脉外者也。徐振公曰:因于风雨所生之积。着于有形而生,故曰生。因于清湿所成之积,乃凝血与津汁。搏聚于空郭之中。如怀子之状。虚悬而成形。盖因于天者。本于无形,故附于有形而生。因于地者,乃自成其形也。
黄帝曰:其生于阴者奈何?岐伯曰:忧思伤心。重寒伤肺。忿怒伤肝。醉以入房。汗出当风伤脾。用力过度。若入房汗出则伤肾。此内外三部之所生病者也。
此言喜怒不节,则伤五脏之形,而病起于阴也。忧思伤心。形寒饮冷则伤肺。忿怒不节则伤肝。醉以入房。汗出当风则伤脾。用力过度。若入房汗出则伤肾。此外因于天之风雨。地之清湿。内因于五脏之情志,而成上中下三部之积也。按五脏只曰生病,而不曰积。盖五脏之病积。在气而非有形也。难经所谓在肝曰肥气。在肺曰息奔。在心曰伏梁。在脾曰痞气。在肾曰奔豚。此乃无形之气积,而非有形之血积也。倪仲玉曰。忧思忿怒伤气,故积在气。
黄帝曰善。治之奈何?岐伯答曰:察其所痛,以知其应。有余不足。当补则补。当泻则泻。毋逆天时,是谓至治。痛者。为积之痛于内也。察其所痛。知其所应者。如着于孙络之积,则外应于手臂之孙络。着于阳明之经积,则外应于光明。着于肠胃募原之积,则外应于 谷之穴会。着于伏冲之积,则外应于气冲大赫。着于膂筋之积,则应于足少阴太阳之筋。结于缓筋之积,则应于足太阴阳明之筋。成于六输之积,则外应于内关外关。通里列缺。支正偏历。积于空郭之中,则外应于阳明之五里。臂腕之尺肤。积于五脏。察其左右上下,则外应于五脏之经俞。审其有余不足。当补则补。当泻则泻。随四时之序。气之所处。病之所舍。脏腑之所宜。毋逆天时,是谓至治。倪仲玉曰。外因之积应于形。内因之积应于脉。
免责申明:
1、本站所有内容仅供参考与知识学习,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2、本站所有图片为网友通过小程序(微信小程序搜索:草药辞典)自发贡献上传或识图等方式上传,如有图片及文字引用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管理员联系删除(微信号:zydcdyz)。
小程序码 微信小程序
添加站长微信号:zydcdyz 中医爱好者群① 中医文化交流群① 中医养生交流微信群① 健康养生交流群①
©粤ICP备2022085827号 2023 www.dcd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