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灵枢集注
简 介:本书是北宋哲宗时(公元1093)高丽国所献之本的校对颁行本。北宋哲宗时颁行此书,只作了简单的校对;南宋绍兴时史崧献出家藏本
作者:清.张隐庵
共 82 章节 29.17万+字数

水胀第五十七
黄帝问于岐伯曰:水与肤胀。鼓胀肠覃石瘕石水。何以别之?(覃音尽)
余伯荣曰:此章论寒水之邪而为水。是肤胀鼓胀肠覃石瘕诸证。经云。太阳之上。寒水主之。寒者。水之气也。肾与膀胱,皆积水也,故曰石水石水者肾水也。如水溢于皮间,则为皮水。寒乘于肌肤,则为肤胀。留于空郭,则为鼓胀。客于肠外,则为肠覃。客于子门,则为石瘕,皆水与寒气之为病也。夫邪之所凑。其正必虚。外之皮肤肌腠。内之脏腑募原。肠胃空郭,皆正气之所循行。气化则水行。气伤则水凝聚而为病。是以凡论水病。当先体认其正气。知正气之循行出入,则知所以治之之法矣。
岐伯答曰:水始起也。目窠上微肿。如新卧起之状。其颈脉动。时咳。阴股间寒。足胫肿。腹乃大。其水已成矣,以手按其腹。随手而起。如裹水之状。此其候也。
余氏曰:此太阳膀胱之水。溢于皮肤而为水胀也。太阳之气。营运于肤表。此水随气溢而为病也。太阳之脉。起于目内 。上额交巅。循颈而下。目窠上微肿。水循经而溢于上也。其颈脉动。水伤气而及于脉也。咳者。水邪上乘于肺也。阴股寒。足胫肿。太阳之气虚,而水流于下也。腹大者。水泛而土虚也。水在皮中,故按之随手而起。如裹水之状。此其候也。
黄帝曰:肤胀何以候之?岐伯曰:肤胀者。寒气客于皮肤之间。 然不坚。腹大。身尽肿。皮浓。按其腹 而不起。腹色不变。此其候也。( 音空鼓声 音杳)
余氏曰:寒者。水之气也。此无形之气。客于皮肤而为虚胀也。无形之气,故 然不坚。气胀,故腹大身尽肿也。寒气在于肌腠,故皮浓 深也。夫水在皮中,故按之即起。此病在气,故按其腹。 而不起。腹色不变者。寒气皮肤,而脾土未伤也。
鼓胀何如。岐伯曰:腹胀身皆大大与肤胀等也。色苍黄。腹筋起。此其候也。
余氏曰:此寒气乘于空郭之中。所谓脏寒生满病也。脏寒者。水脏之寒气盛,而火土之气衰也。身皆大者。脾主肌肉也。色苍黄。腹筋起者。土败而木气乘之也。肠覃何如。
岐伯曰:寒气客于肠外。与卫气相搏。气不得营。因有所系。癖而内着。恶气乃起。息肉乃生。其始生也。大如鸡卵。稍以益大。至其成。如怀子之状。久者离脏。按之则坚。推之则移。月事以时下。此其候也。(脏旧文岁今改正)
寒气客于肠外而生覃也。夫卫气夜循脏腑之募原。行阴二十五度。寒气客于肠外。与卫气相搏,则卫气不得营行矣。因有所系。癖而内著者。此无形之气。相搏于肠外空郭之中,而着于有形之膏募也。是以血肉恶气乃起。息肉乃生,而成此覃。久则离于脏腑之脂膜。如怀子之虚悬。按之则坚。推之则移。不涉于脏腑,故月事以时下。此其候也。
石瘕何如。岐伯曰:石瘕生于胞中。寒气客于子门。子门闭塞。气不得通恶血当泻不泻,以留止。日以益大。状如怀子。月事不以时下,皆生于女子。可导而下。
余氏曰:胞中。血海也。在少腹内。男子之血。上唇口而生髭须。女子月事以时下。寒气客于子门,则 门闭,而胞中之血。当泻不泻。留积而成 块。日以益大。状如怀子。血留胞中,故月事不以时下。覃瘕皆生于女子。治之者可导下之。
黄帝曰:肤胀鼓胀可刺耶。岐伯曰:先泻其胀之血络。后调其经。刺去其血络也。
余氏曰:肤胀者。寒气客于外。鼓胀者。寒气客于内,故先泻其胀之血络。后调其经。刺去其血络。盖先泻其外。后调其内,而复治其外。外内之相通也。任氏曰:肠覃石瘕,乃有形之血积。可从气分而导之。肤胀鼓胀,乃无形之气胀。可从血络而泻之。血气之相通也。
免责申明:
1、本站所有内容仅供参考与知识学习,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2、本站所有图片为网友通过小程序(微信小程序搜索:草药辞典)自发贡献上传或识图等方式上传,如有图片及文字引用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管理员联系删除(微信号:zydcdyz)。
小程序码 微信小程序
添加站长微信号:zydcdyz 中医爱好者群① 中医文化交流群① 中医养生交流微信群① 健康养生交流群①
©粤ICP备2022085827号 2023 www.dcd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