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 介:本书是北宋哲宗时(公元1093)高丽国所献之本的校对颁行本。北宋哲宗时颁行此书,只作了简单的校对;南宋绍兴时史崧献出家藏本
作者:清.张隐庵
共 82 章节 29.17万+字数
胀论第三十五
黄帝曰:脉之应于寸口。如何而胀。岐伯曰:其脉大坚以涩者胀也。黄帝曰:何以知脏腑之胀也?
岐伯曰:阴为脏。阳为腑。
此承上文言卫气之行于形身脏腑之外内。有顺有逆。逆顺不从。在外则为脉胀肤胀。在内则为脏腑之胀矣。寸口坚大为阳脉。涩为阴脉。阴为脏。阳为腑,以脉之阴阳,则知脏腑之胀矣。
黄帝曰:夫气之令人胀也。在于血脉之中耶。脏腑之内乎。岐伯曰:三者皆存焉。然非胀之舍也。
黄帝曰:愿闻胀之舍。岐伯曰:夫胀者皆在于脏腑之外。排脏腑而郭胸胁。胀皮肤,故命曰胀。
姚士因曰:此病在气而及于脏腑血脉之有形,故三者皆存焉。然非胀之舍也。胀之舍在内者,皆在于脏腑之外。空郭之中。在外者。胀于皮肤腠理之间,故命曰胀。谓胀在无形之气分也。
黄帝曰:脏腑之在胸胁腹里之内也。若匣匮之藏禁器也。各有次舍。异名而同处一域之中。其气各异。愿闻其故。
王芳侯曰:帝问脏腑在于胸腹之内,如匣匮所藏之禁器,而各有界畔。五脏六腑,其气各异。今胀气皆在于脏腑之外,何以分别某脏某腑之胀乎?此下有岐伯所答之缺文。
黄帝曰:未解其意。再问。岐伯曰:夫胸腹。脏腑之郭也。膻中者。心主之宫城也。胃者。太仓也。咽喉小肠者。传送也。
胃之五窍者。闾里门户也。廉泉玉英者。津液之道也,故五脏六腑者。各有畔界。其病各有形状。营气循脉。卫气逆为脉胀。卫气并脉循分为肤胀。三里而泻。近者一下。远者三下。无问虚实。工在疾泻。(膻叶袒)
此言卫气生于胃腑水谷之精。日行于阳。夜行于阴。逆于阳,则为脉胀肤胀。逆于阴,则为空郭之胀,及五脏六腑之胀。夫胸腹者。脏腑之郛郭。膻中者。心主之宫城。胀者皆在于脏腑之外。排脏腑而郭胸胁。此卫气逆于阴,而将为脏腑之胀矣。胃主受纳水谷。为太仓而居中焦。在上为咽喉。主传气而送水谷。在下口为小肠。主传送糟粕津汁。胃之五窍。犹闾里之门户。盖水谷入胃。其味有五。津液各走其道。酸先入肝。苦先入心。甘先入脾。辛先入肺。咸先入肾。五脏主藏水谷之精者也。其流溢于下焦之津液。从任脉而出于廉泉玉英,以濡上之空窍,故五脏六腑。各有界畔。其病各有形状也。如营气循脉。卫气逆于脉中,则为脉胀。若并脉而循行于分肉,则为肤胀。盖卫气虽常然并脉循行于分肉,而行有逆顺。若并脉顺行,而乘于脉中,则为脉胀。行于肤肉,则为肤胀。此皆卫气之逆行,故曰若顺逆也。当取足阳明胃经之三里而泻之。在于肤脉而近者一泻。在于城郭而远者三下。无问虚实。工在疾泻。盖留之则为脏腑之胀矣。卫气出于太仓,故泻胃之三里。
姚氏曰:营气循脉。卫气逆为脉胀。与上章之营气顺脉。卫气逆行同义。吴氏曰:卫气逆于空郭之中,则为鼓胀。着于募原而传送液道阻塞者,则为肠胃之胀。门户界畔不清者,则为五脏之胀。此皆胃腑之门户道路,故泻足之三里。若病久而成虚者。泻之反伤胃气,故曰工在疾泻。疾泻者。治其始蒙也。杨元如曰:逆则生长之机渐消,故久而未有不成虚者。审其传送阻塞者泻之。门户液道不通者通之。界畔不清者理之。正气不足者补之。补泻疏理兼用。斯为治胀之良法。若新病而不大虚者。急宜攻之。可一鼓而下。
朱永年曰:医者只知泻以消胀。焉知其中之门户道路。知其门户道路。可以批却导 矣,故本经乃端本澄源之学。
倪冲之曰:廉泉玉英者。津液之道也。液道不通,则空窍闭塞,而气逆于中矣,故治胀者当先通其津液,故曰若欲下之。必先举之。朱卫公曰:液者。所以灌精濡空窍者也。其别气出于耳而为听。宗气上出于鼻而为臭。浊气出于胃。走唇舌而为味。其精阳气。上走于目而为睛,故液道不通,则诸气皆逆矣。
黄帝曰:愿闻胀形。岐伯曰:夫心胀者。烦心短气。卧不安。肺胀者。虚满而喘咳。肝胀者。胁下满而痛引小腹。脾胀者。善哕。四肢烦 。体重不能胜衣。卧不安。肾胀者。腹满引背。央央然。腰髀痛。六腑胀。胃胀者。腹满胃脘痛。鼻闻焦臭。妨于食。大便难。大肠胀者。胀鸣而痛濯濯。冬日重感于寒,则飧泄不化。小肠胀者。少腹 胀。引腰而痛。膀胱胀者。少腹满而气癃。三焦胀者。气满于皮肤中。轻轻然而不坚。胆胀者。胁下痛胀。口中苦。善太息。
吴氏曰:此卫气逆于城郭之中,而为脏腑之胀也。愿闻胀形者。问五脏六腑之胀形。始在无形而及于有形也。
凡此诸胀者。其道在一。明知逆顺。针数不失。泻虚补实。神去其室。致邪失正。真不可定。粗之所败。谓之夭命。补虚泻实。神归其室。久塞其空。谓之良工。
姚氏曰:其道在一者。谓三合而为一也。逆顺者。谓营行脉中。卫行脉外。相逆顺而为行也。塞其空者。外无使经脉肤腠疏空。内使脏腑之神气充足。自无厥逆之患矣。此良工治未病也。莫仲超曰。上节言无问虚实。工在疾泻。此复曰泻虚补实。神去其室。是又当审其邪正而补泻之。圣人之虑深矣。学人不可不深体之。
王芳侯曰。神者先天之精。水谷之精。两精相抟。合而为神。
黄帝曰:胀者焉生。何因而有。岐伯曰:卫气之在身也。常然并脉。循分肉。行有逆顺。阴阳相随,乃得天和。五脏更始。四时有序。五谷乃化。然后厥气在下。营卫留止。寒气逆上。真邪相攻。两气相抟,乃合为胀也。
此言卫气逆行。因下焦寒气之所致也。夫卫气之在身也。常然并脉。循于分肉,而行有逆顺。盖卫气与脉内之营气。相逆顺而行也。阴阳相随者。谓脉外之营卫。相将而行。阴阳清浊。有逆有顺,乃得天和。应天气之右旋而西转。经水皆归于东流。得天地自然之和气也。五脏更始者。谓营行于脏腑经脉。外内出入。阴阳递更。终而复始也。四时有序者。谓卫气日行于阳。夜行于阴。应四时寒暑之往来也。阴阳和平。五谷乃化,而营卫生焉。此先论其阴阳和调。然后论厥逆之因,乃厥气在下。营卫留止。寒气逆上。真邪相攻。两气相抟,乃合为胀也。
黄帝曰:善。何以解惑?岐伯曰:合之于真。三合而得。帝曰善。真者,所受于天。与谷气并而充身者也。下焦先天之真元。上与阳明相合。化水谷之精微。生此营卫二气。元真之气。通会于腠理。与营卫合并,而充行于形身者也,故营卫二气。合之于真元。三合而得其厥逆之因矣。如天真之气。厥逆在下,则营卫之气。留止于上矣。下焦寒水之气上逆,则真邪相攻。营卫两气相抟,乃合而为胀也。吴氏曰:元真之气。天乙之真元也。与寒水之气相合,故真邪相抟,则真气反厥于下,而寒气反逆于上矣。真气不得上合于营卫,则营卫留止矣。
黄帝问于岐伯曰:胀论言无问虚实。工在疾泻。近者一下。远者三下。今有其三而不下者。其过焉在?岐伯对曰。此言陷于肉肓,而中气穴者也。不中气穴,则气内闭。针不陷肓,则气不行上越。中肉则卫气相乱。阴阳相逐。其于胀也。当泻不泻。气故不下。三而不下。必更其道。气下乃止。不下复始。可以万全。乌有殆者乎。其于胀也。必审其KT 。当泻则泻。当补则补。如鼓应桴。恶有不下者乎。(肓音荒KT 之忍切与胗同)
此论卫气逆于内而为脏腑之胀者。有城郭募原之分也。募原者。脏腑之膏肓也。夫卫气之逆于内而为胀者,在于宫城空郭之中,故取之三里。三下而已。今有其三而不下者。此陷于肉肓,而中气穴故也,故针不中气穴,则气闭于内而不得外出。针不陷肓,则气不行而不能上越,故三而不下者。必更其道。取之气穴。恶有不下者乎。按气穴有三百六十五以应一岁,即上纪之胃脘。下纪之关元诸穴。非 谷之会。是以中肉则卫气相乱。阴阳相逐。盖卫气行于皮肤脏腑之肉理。今入于气穴,故不当取之肉也。姚氏曰:按金匮玉函云。腠者。是三焦通会元真之处。理者。是皮肤脏腑之纹理也。夫脏腑之纹理,乃脏腑募原之肉理,而肉理之中有脉系。卫气陷于肓膜,而入于脉络,故当取之气穴也。王芳侯曰。按素问有气府论。气穴论。总属手足三阴三阳之经脉,而分腑与穴者。谓腑者藏也。压遏血气之藏于内也。穴者窟也。气从此而出入者也。
黄帝曰:脉之应于寸口。如何而胀。岐伯曰:其脉大坚以涩者胀也。黄帝曰:何以知脏腑之胀也?
岐伯曰:阴为脏。阳为腑。
此承上文言卫气之行于形身脏腑之外内。有顺有逆。逆顺不从。在外则为脉胀肤胀。在内则为脏腑之胀矣。寸口坚大为阳脉。涩为阴脉。阴为脏。阳为腑,以脉之阴阳,则知脏腑之胀矣。
黄帝曰:夫气之令人胀也。在于血脉之中耶。脏腑之内乎。岐伯曰:三者皆存焉。然非胀之舍也。
黄帝曰:愿闻胀之舍。岐伯曰:夫胀者皆在于脏腑之外。排脏腑而郭胸胁。胀皮肤,故命曰胀。
姚士因曰:此病在气而及于脏腑血脉之有形,故三者皆存焉。然非胀之舍也。胀之舍在内者,皆在于脏腑之外。空郭之中。在外者。胀于皮肤腠理之间,故命曰胀。谓胀在无形之气分也。
黄帝曰:脏腑之在胸胁腹里之内也。若匣匮之藏禁器也。各有次舍。异名而同处一域之中。其气各异。愿闻其故。
王芳侯曰:帝问脏腑在于胸腹之内,如匣匮所藏之禁器,而各有界畔。五脏六腑,其气各异。今胀气皆在于脏腑之外,何以分别某脏某腑之胀乎?此下有岐伯所答之缺文。
黄帝曰:未解其意。再问。岐伯曰:夫胸腹。脏腑之郭也。膻中者。心主之宫城也。胃者。太仓也。咽喉小肠者。传送也。
胃之五窍者。闾里门户也。廉泉玉英者。津液之道也,故五脏六腑者。各有畔界。其病各有形状。营气循脉。卫气逆为脉胀。卫气并脉循分为肤胀。三里而泻。近者一下。远者三下。无问虚实。工在疾泻。(膻叶袒)
此言卫气生于胃腑水谷之精。日行于阳。夜行于阴。逆于阳,则为脉胀肤胀。逆于阴,则为空郭之胀,及五脏六腑之胀。夫胸腹者。脏腑之郛郭。膻中者。心主之宫城。胀者皆在于脏腑之外。排脏腑而郭胸胁。此卫气逆于阴,而将为脏腑之胀矣。胃主受纳水谷。为太仓而居中焦。在上为咽喉。主传气而送水谷。在下口为小肠。主传送糟粕津汁。胃之五窍。犹闾里之门户。盖水谷入胃。其味有五。津液各走其道。酸先入肝。苦先入心。甘先入脾。辛先入肺。咸先入肾。五脏主藏水谷之精者也。其流溢于下焦之津液。从任脉而出于廉泉玉英,以濡上之空窍,故五脏六腑。各有界畔。其病各有形状也。如营气循脉。卫气逆于脉中,则为脉胀。若并脉而循行于分肉,则为肤胀。盖卫气虽常然并脉循行于分肉,而行有逆顺。若并脉顺行,而乘于脉中,则为脉胀。行于肤肉,则为肤胀。此皆卫气之逆行,故曰若顺逆也。当取足阳明胃经之三里而泻之。在于肤脉而近者一泻。在于城郭而远者三下。无问虚实。工在疾泻。盖留之则为脏腑之胀矣。卫气出于太仓,故泻胃之三里。
姚氏曰:营气循脉。卫气逆为脉胀。与上章之营气顺脉。卫气逆行同义。吴氏曰:卫气逆于空郭之中,则为鼓胀。着于募原而传送液道阻塞者,则为肠胃之胀。门户界畔不清者,则为五脏之胀。此皆胃腑之门户道路,故泻足之三里。若病久而成虚者。泻之反伤胃气,故曰工在疾泻。疾泻者。治其始蒙也。杨元如曰:逆则生长之机渐消,故久而未有不成虚者。审其传送阻塞者泻之。门户液道不通者通之。界畔不清者理之。正气不足者补之。补泻疏理兼用。斯为治胀之良法。若新病而不大虚者。急宜攻之。可一鼓而下。
朱永年曰:医者只知泻以消胀。焉知其中之门户道路。知其门户道路。可以批却导 矣,故本经乃端本澄源之学。
倪冲之曰:廉泉玉英者。津液之道也。液道不通,则空窍闭塞,而气逆于中矣,故治胀者当先通其津液,故曰若欲下之。必先举之。朱卫公曰:液者。所以灌精濡空窍者也。其别气出于耳而为听。宗气上出于鼻而为臭。浊气出于胃。走唇舌而为味。其精阳气。上走于目而为睛,故液道不通,则诸气皆逆矣。
黄帝曰:愿闻胀形。岐伯曰:夫心胀者。烦心短气。卧不安。肺胀者。虚满而喘咳。肝胀者。胁下满而痛引小腹。脾胀者。善哕。四肢烦 。体重不能胜衣。卧不安。肾胀者。腹满引背。央央然。腰髀痛。六腑胀。胃胀者。腹满胃脘痛。鼻闻焦臭。妨于食。大便难。大肠胀者。胀鸣而痛濯濯。冬日重感于寒,则飧泄不化。小肠胀者。少腹 胀。引腰而痛。膀胱胀者。少腹满而气癃。三焦胀者。气满于皮肤中。轻轻然而不坚。胆胀者。胁下痛胀。口中苦。善太息。
吴氏曰:此卫气逆于城郭之中,而为脏腑之胀也。愿闻胀形者。问五脏六腑之胀形。始在无形而及于有形也。
凡此诸胀者。其道在一。明知逆顺。针数不失。泻虚补实。神去其室。致邪失正。真不可定。粗之所败。谓之夭命。补虚泻实。神归其室。久塞其空。谓之良工。
姚氏曰:其道在一者。谓三合而为一也。逆顺者。谓营行脉中。卫行脉外。相逆顺而为行也。塞其空者。外无使经脉肤腠疏空。内使脏腑之神气充足。自无厥逆之患矣。此良工治未病也。莫仲超曰。上节言无问虚实。工在疾泻。此复曰泻虚补实。神去其室。是又当审其邪正而补泻之。圣人之虑深矣。学人不可不深体之。
王芳侯曰。神者先天之精。水谷之精。两精相抟。合而为神。
黄帝曰:胀者焉生。何因而有。岐伯曰:卫气之在身也。常然并脉。循分肉。行有逆顺。阴阳相随,乃得天和。五脏更始。四时有序。五谷乃化。然后厥气在下。营卫留止。寒气逆上。真邪相攻。两气相抟,乃合为胀也。
此言卫气逆行。因下焦寒气之所致也。夫卫气之在身也。常然并脉。循于分肉,而行有逆顺。盖卫气与脉内之营气。相逆顺而行也。阴阳相随者。谓脉外之营卫。相将而行。阴阳清浊。有逆有顺,乃得天和。应天气之右旋而西转。经水皆归于东流。得天地自然之和气也。五脏更始者。谓营行于脏腑经脉。外内出入。阴阳递更。终而复始也。四时有序者。谓卫气日行于阳。夜行于阴。应四时寒暑之往来也。阴阳和平。五谷乃化,而营卫生焉。此先论其阴阳和调。然后论厥逆之因,乃厥气在下。营卫留止。寒气逆上。真邪相攻。两气相抟,乃合为胀也。
黄帝曰:善。何以解惑?岐伯曰:合之于真。三合而得。帝曰善。真者,所受于天。与谷气并而充身者也。下焦先天之真元。上与阳明相合。化水谷之精微。生此营卫二气。元真之气。通会于腠理。与营卫合并,而充行于形身者也,故营卫二气。合之于真元。三合而得其厥逆之因矣。如天真之气。厥逆在下,则营卫之气。留止于上矣。下焦寒水之气上逆,则真邪相攻。营卫两气相抟,乃合而为胀也。吴氏曰:元真之气。天乙之真元也。与寒水之气相合,故真邪相抟,则真气反厥于下,而寒气反逆于上矣。真气不得上合于营卫,则营卫留止矣。
黄帝问于岐伯曰:胀论言无问虚实。工在疾泻。近者一下。远者三下。今有其三而不下者。其过焉在?岐伯对曰。此言陷于肉肓,而中气穴者也。不中气穴,则气内闭。针不陷肓,则气不行上越。中肉则卫气相乱。阴阳相逐。其于胀也。当泻不泻。气故不下。三而不下。必更其道。气下乃止。不下复始。可以万全。乌有殆者乎。其于胀也。必审其KT 。当泻则泻。当补则补。如鼓应桴。恶有不下者乎。(肓音荒KT 之忍切与胗同)
此论卫气逆于内而为脏腑之胀者。有城郭募原之分也。募原者。脏腑之膏肓也。夫卫气之逆于内而为胀者,在于宫城空郭之中,故取之三里。三下而已。今有其三而不下者。此陷于肉肓,而中气穴故也,故针不中气穴,则气闭于内而不得外出。针不陷肓,则气不行而不能上越,故三而不下者。必更其道。取之气穴。恶有不下者乎。按气穴有三百六十五以应一岁,即上纪之胃脘。下纪之关元诸穴。非 谷之会。是以中肉则卫气相乱。阴阳相逐。盖卫气行于皮肤脏腑之肉理。今入于气穴,故不当取之肉也。姚氏曰:按金匮玉函云。腠者。是三焦通会元真之处。理者。是皮肤脏腑之纹理也。夫脏腑之纹理,乃脏腑募原之肉理,而肉理之中有脉系。卫气陷于肓膜,而入于脉络,故当取之气穴也。王芳侯曰。按素问有气府论。气穴论。总属手足三阴三阳之经脉,而分腑与穴者。谓腑者藏也。压遏血气之藏于内也。穴者窟也。气从此而出入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