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灵枢集注
简 介:本书是北宋哲宗时(公元1093)高丽国所献之本的校对颁行本。北宋哲宗时颁行此书,只作了简单的校对;南宋绍兴时史崧献出家藏本
作者:清.张隐庵
共 82 章节 29.17万+字数

病本第二十五
先病而后逆者治其本。先逆而后病者治其本。先寒而后生病者治其本。先病而后生寒者治其本。先热而后生病者治其本。
此承前数章之义。分别标本外内先后之治法焉。先逆先寒先热者。先病天之六气也。先病者。先病患之经气也。先病而后逆者。人之形体先病,而后致气之厥逆,故当先治其本病。先逆而后病者。先感天之六气。病吾身之阴阳,以致气逆而为病者,故当先治其天之本气。先寒而后生病者。先感天之寒邪,而致生六经之病,故当先治其本寒。先病而后生寒者。吾身中先有其病,而后生寒者。当先治其本病。先热而后生病者。先感天之热邪,而致生形身之病,故当先治其天之本热。天之六气。风寒热湿燥火也。人之六气六经。三阴三阳也。人之阴阳。与天之六气相合,故有病本而及标者。有病标而及本者。此节以先病为本。后病为标。莫云从曰。先病后逆。先逆后病。总论天之六气。与吾身之阴阳。先寒而后生病。先病而后生寒。先热而后生病。先病而后生热。分论天有此寒热,而吾身中亦有此寒热也。
先泄而后生他病者治其本。必且调之,乃治其他病。先病而后中满者治其标。先病而后泄者治其本。先中满而后烦心者治其本。泄者。脾胃之病也。脾属四肢而主肌肉。此病者。因脾病于内,而生四肢形体之病,故当先治其本病。必且调其脾胃,而后治其他病焉。中满者。腹中胀满脾胃之所生也。先病而后中满者。因病而致中满也,则当先治中满之标病,而后治其本病。先病而后泄者。因病而致飧泄也。当先治其本病,而泄自止矣。脾所生病者,上走心为噫。先中满而后烦心者。脾病上逆于心也,故当治其本病。夫人之脏腑形骸经脉血气,皆本于脾胃之所生。上节论天之客气。与人之阴阳。外内交感而为病。此论人之本气为病。又当以脾胃为根本也。
有客气。有同气。大小便不利治其标。大小便利治其本。
此承上文而言。所谓先病先逆。先寒先热。先泄中满之为病。有客气而有同气者也。客气者。天之六气也。同气者。吾身中亦有此六气。与天气之相同也。有客气之为病者。有本气之为病者,皆伤人之正气。伤则气不化,而二便不利矣,故大小便不利者治其标。大小便利者治其本。莫云从曰。客气之病。从外而内。本气之病。从内而外。大小便不利者。病气皆入于内,故当治其标而从下解。大小便利者。病气皆在于外,故当治其外之本病。
病发而有余。本而标之。先治其本。后治其标。病发而不足。标而本之。先治其标。后治其本。谨详察间甚,以意调之。间者并行。甚为独行。先大小便不利而后生他病者。治其本也。(间去声)
此论阴阳六气之标本也。六微旨论曰。少阳之上。火气治之。阳明之上。燥气治之。太阳之上。寒气治之。厥阴之上。风气治之。少阴之上。热气治之。太阴之上。湿气治之。所谓本也。本之下。
气之标也。盖以风寒暑湿燥火六气为本,以三阴三阳六气为标。有余者。邪气之有余。不足者。正气之不足,故病发而有余。本而标之。先治其风寒暑湿之本气,而后调其三阴三阳之标。谓当先散其邪,而后调其正气。如病发而不足。标而本之。当先调其阴阳,而后治其本气。此标本邪正虚实之治要也。再当谨察其间甚,以意调之。间者。邪正虚实之相间,故当并行其治。盖以散邪之中。兼补其正。补正之内。兼散其邪。甚者。谓邪气独盛。或正气独虚。又当独行其治。如邪气甚者。独泻其邪。正虚甚者。独补其正。此补泻间甚之要法也。如先大小便不利而后生他病者。当治其二便之本病。又无论其邪正之间甚矣。按、此篇列于厥证之间。无问答之辞,乃承上启下,以申明厥逆之义。盖人秉天地阴阳五运六气而成此形。此身中亦有五运六气。应天道环转之不息。若感天之客气,则为客邪所逆而成病矣。若喜怒暴发。志意不调。饮食失节。居处失宜,则此身中之气运厥逆而为病矣,故病客气者。自外而内。病同气者。自内而外。有标本外内之出入。有邪正虚实之后先,故曰标本之道。要而博。小而大。可一言而知百病之害。言标与本。易而勿损。察本与标。气令可调。明知胜复。为万民式。天之道毕矣。
免责申明:
1、本站所有内容仅供参考与知识学习,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2、本站所有图片为网友通过小程序(微信小程序搜索:草药辞典)自发贡献上传或识图等方式上传,如有图片及文字引用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管理员联系删除(微信号:zydcdyz)。
小程序码 微信小程序
添加站长微信号:zydcdyz 中医爱好者群① 中医文化交流群① 中医养生交流微信群① 健康养生交流群①
©粤ICP备2022085827号 2023 www.dcd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