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灵枢集注
简 介:本书是北宋哲宗时(公元1093)高丽国所献之本的校对颁行本。北宋哲宗时颁行此书,只作了简单的校对;南宋绍兴时史崧献出家藏本
作者:清.张隐庵
共 82 章节 29.17万+字数

癫狂第二十二
目 外决于面者为锐 。在内近鼻者为内 。上为外 。下为内 。锐 内 者。睛外之眼角也。太阴之气主合同束。目外角为锐 。内角为内 者,乃太阴之气。主乎外内之目 也。太阳为目上纲。阳明为目下纲。上为外 。下为内 者,乃太阳阳明之气。主于上下之目 也。手太阴主天。足太阴主地。太阳为开。阳明为阖。天地之气。昼明夜晦。人之两目。昼开夜阖。此人应天地之昼夜开阖者也。一息之中。有开有阖,以应呼吸漏下者也。天地开阖之气不清。阴阳出入之气混浊,则神志昏而癫狂作矣。是以治癫狂之法。独取手足太阴太阳阳明焉。夫肺主皮毛。目之拳毛。天气之所生也。肌肉之精为约束。地气之所生也。目 之外内上下。又统属天地阴阳之气而为开阖者也。王芳侯曰。癫狂之疾。最为难治。得此篇之理。可批却导 矣。
癫疾始生。先不乐。头重痛。视举目赤甚。作极已而烦心。候之于颜。取手太阳阳明太阴。血变而止。
癫狂之疾,乃阴阳之气。先厥于下。后上逆于巅而为病,故通评虚实篇曰:癫疾厥狂。久逆之所生也。又曰:厥成为癫疾。夫少阴者。先天之水火。太阴者。后天之地土。天地水火之气。上下平交者也。厥则不平而为病矣。水之精为志。火之精为神。先不乐者。神志不舒也。举视目赤者。心气上逆也。癫甚作极。已而心烦者。厥逆之气。上下于太阴阳明,而复之于少阴之心主也。五色篇曰:庭者、颜也。首面上于阙庭。王宫在于下极。盖谓天阙在上。王宫在下,故候之于颜者。候天之气色也。身半以上为阳。手太阴阳明皆主之,故取手太阴阳明,以清天气之混浊。取手太阳,以清君主之心烦。心主血。血变则神气清而癫疾止矣。
癫疾始作,而引口啼呼喘悸者。候之手阳明太阳。左强者攻其右。右强者攻其左。血变而止。
此承厥气上乘。致开阖不清而为癫疾也。啼悸者。太阳之气混乱也。喘呼者。阳明之气不清也。
太阳主开。阳明主阖,故当候之手阳明太阳。夫天地开阖之气。左旋而右转,故左强者攻其右。右强者攻其左。莫云从曰。手太阳者心之表。手阳明者肺之表。在心为啼悸。在肺为喘呼。因开阖不清而啼悸喘呼者。病在表而及于内也。
癫疾始作。先反僵。因而脊痛。候之足太阳阳明太阴。手太阳。血变而止。癫疾始作。先反僵者。厥气逆于寒水之太阳也。因而脊痛者。寒气乘于地中也。脊。背也。易曰艮其背。艮为山。止而不动,乃坤土之高阜者,故当候之足太阳阳明太阴。按首节论厥气上乘于天,及太阳君火。次节论开阖之不清。此节论厥气逆于水土之中。盖天地水火之气不清,而为癫疾也。复取手太阳者。水火神志相交。足太阳之水邪上逆。必致心主之神气昏乱,故俟其血变,则神气清矣。沈亮宸曰,以上三证。曰始生始作。
盖厥气始上逆于太阴太阳阳明之气,而未及乎有形之筋骨也。疾在气者。易于清散。其病已入深。虽司命无奈之何,故骨脉之癫疾,皆多不治。使良医得早从事,则疾可已。身可治也。奈人之所病。病疾多,而医之所病。病道少。治癫疾者。常与之居。察其所当取之处。病至。视其有过者泻之。置其血于瓠壶之中。至其发时。血独动矣。不动灸穷骨二十壮。穷骨者。 骨也。
此言治癫疾者。当分别天地水火之气而治之。太阳之火。日也。随天气而日绕地一周。动而不息者也。地水者。静而不动者也。常与之居者。得其病情也。察其所当取之处。视其有过者泻之。谓视疾之在于手足何经而取之也。匏壶。葫芦也。致其血于壶中。发时而血独动者。气相感召也。
如厥气传于手太阴太阳,则血于壶中独动。感天气太阳之运动也。不动者。病入于地水之中,故当灸骨二十壮。经云陷下则灸之。此疾陷于足太阳太阴,故当灸足太阳之 骨。二者阴之始。十乃阴之终。地为阴而水为阴也。朱永年曰:素问长刺节论云。初发岁一发。不治则月一发。名曰癫疾
夫岁一发者。日一岁而一周天。日以应火也。月一发者。月一月而一周天。月以应水也。
癫疾者。 齿诸 分肉皆满而骨居。汗出烦 。呕多沃沫。气下泄不治。( 叶坎面也 音瞒闷也)齿者骨之余。分肉属骨。是以骨癫疾者。 齿诸分肉皆满。骨居者。骨肉不相亲也。汗者血之液。汗出烦 者。病在足少阴肾,而上及于手少阴心也。呕多沃沫。太阴阳明之气上脱也。肾为生气之原。气下泄。少阴之气下泄也。阴阳上下离脱,故为不治。莫云从曰。病入骨髓。虽良医无所用其力,故不列救治之法。此下三证。病在有形之筋骨,故不言太少之阴阳。筋癫疾者。身倦。挛急大。刺项大经之大杼脉。呕多沃沫。气下泄不治。病在筋,故身倦挛而脉急大。足太阳主筋,故当刺膀胱经之大杼。呕多沃沫。气下泄者。病有形之脏腑,而致阴阳之气脱也。
癫疾者。暴仆。四肢之脉,皆胀而纵。脉满。尽刺之出血。不满。灸之。挟项太阳。灸带脉于腰。相去三寸。诸分肉本输。呕多沃沫。气下泄不治。经脉者。所以濡筋骨利关节。脉癫疾,故暴仆也。十二经脉皆出于手足之井荥。是以四肢之脉,皆胀而纵。脉满者。病在脉,故当尽刺之,以出其血。不满者。病气下陷也。夫心主脉,而为阳中之太阳。不满者。陷于足太阳也。十二脏腑之经俞,皆属于太阳,故当灸太阳于项间,以启陷下之疾。带脉起于季胁之章门。横束诸经脉于腰间。相去季胁三寸,乃太阳经俞之处也。诸分肉本俞。 谷之俞穴也。盖使脉内之疾。仍从分肉气分而出。癫疾者。疾发如狂者。死不治。
夫阴盛者病癫。阳盛者病狂。癫疾者。疾发如狂者。阴阳之气并伤,故死不治。夫阴阳离脱者死。阴阳两伤者亦死。莫云从曰。阳病速,故疾发。用二者字,以分阴阳。狂始生先自悲也。喜忘苦怒善恐者。得之忧饥。治之取手太阴阳明。血变而止,及取足太阴阳明。此以下论狂疾之所生。有虚而有实也。先自悲者。先因于肾虚也。经云。水之精为志。精不上传于志,而志独悲,故泣出也。喜忘善恐者。神志皆虚也。苦怒者。肝气虚逆也。盖肝木神志。皆肾精之所生也。此得之忧饥。夫忧则伤肺。饥则谷精不生。肺伤则肾水之生原有亏。谷精不生,则肾精不足矣。阴不足,则阳盛而为狂。取手太阴阳明者。逆气上乘于手太阴阳明。泻出其血,而逆气散矣,及取足太阴阳明者。补足太阴阳明。资谷精以助肾气也。此节首论阴虚以致阳狂,即末节之所谓短气。息短不属。动作气索。补足少阴。去血络也。盖癫狂乃在上之见证。厥逆乃在下之始因,故篇名癫狂,而后列厥逆。上工之治未病者。治其始蒙也。夫癫疾多因于阴实。狂疾有因于阴虚,故越人曰。重阴者癫。重阳者狂。盖阴虚则阳盛矣。夫阴虚阳盛,则当泻阳补阴矣。然阴精生于阳明,而阳气根于阴中。阴阳互相资生之妙用。学人细心体会。大有裨于治道者也。
狂始发。少卧不饥。自高贤也。自辨志也。自尊贵也。善骂詈。日夜不休。治之取手阳明太阳太阴。舌下少阴。视之盛者皆取之。不盛释之也。
此心气之实狂也。夫阴气盛则多卧。阳气盛则少卧。食气入胃。精气归心。心气实,故不饥。心乃君主之官。虚则自卑下。实则自尊高。阳明实则骂詈不休。心火盛而传乘于秋金也。肺者心之盖。火炎上则天气不清矣,故当取手太阳之腑,以泻君火之实。取手阳明太阴,以清乘传之邪。舌下少阴。心之血络也。此病心之神志,而不在血脉,故当视之。如盛者并皆取之。如不盛,则释之而勿取也。盖病在无形之神志,皆从腑以清脏。腑为阳而主气也。如入于血络,则取本脏之脉络矣。马氏曰:上节言始生,而此曰始发,则病已成而发也。
狂言。惊善笑。好歌乐。妄行不休者。得之大恐。治之取手阳明太阳太阴。此肾病上传于心,而为心气之实狂也。得之大恐,则伤肾。阴虚阳盛,故狂言而发惊也。经云。心气实则善笑。虚则善悲。实则心志郁结,故好歌乐以伸舒之。神志皆病,故妄行不休也。取手太阳以清心气之实。取手阳明太阴,以资肾气之伤。狂。目妄见。耳妄闻。善呼者。少气之所生也。治之取手太阳太阴阳明。足太阴头两 。此因肾气少而致心气虚狂也。心肾水火之气。上下相济。肾气少则心气亦虚矣。心肾气虚。是以目妄见。耳妄闻。善呼者。虚气之所发也。当取手太阳太阴阳明,以清狂妄。补足太阴阳明,以资谷精。盖水谷入胃。津液各走其道。肾为水脏。受藏五脏之精。气生于精也。本经曰:胃气上注于肺,其悍气上冲头者。循咽上走虚窍。循眼系入络脑。出 下客主人。循牙车合阳明。并下人迎。此阳明之气。上走空窍。出于头之两 。不曰足阳明而曰头两 者。盖取阳明中上二焦之气,以纳化水谷也。按、此节即下文之少气身漯漯也。言吸吸也。盖始见在下之虚,即补少阴之阴。今发于上而为狂。又当用治狂之法矣。
狂者多食。善见鬼神。善笑而不发于外者。得之有所大喜。治之取足太阴太阳阳明。后取手太阴太阳阳明。此喜伤心志而为虚狂也。心气虚故饮多食。神气虚,故善见鬼神也。因得之大喜,故善笑。不发于外者。冷笑而无声也。食气入胃。浊气归心,故当先补足太阴阳明,以养心精。补足太阳之津,以资神气。后取手太阴太阳阳明以清其狂焉。按因于足少阴者。先取手而后取足。因于手少阴者。先取足而后取手,皆上下气交之妙用。狂而新发。未应如此者。先取曲泉左右动脉,及甚者见血。有顷已。不已,以法取之。灸骨二十壮。此总结以上之狂疾。如从下而上者,则当先取肝经之曲泉。应者。谓因于下而应于上也。盖言狂乃心气虚实之为病。如因于肾气之实虚,皆从水而木。木而火也,故狂而新发。未见悲惊喜怒。妄见妄闻。如此之证者。先取曲泉左右之动脉。盛者见血即已。盖病从木气清散,而不及于心神矣。
如不已。用灸法以取之。 骨,乃督脉之所循。督脉与肝脉会于头项,故灸骨 。引厥阴之脉气。复从下散也。按脊骨之尽处为 骨,乃足太阳与督脉交会之处。曰穷骨。曰 骨。曰骨 。盖亦有所分别也。
风逆。暴四肢肿。身漯漯。唏然时寒。饥则烦。饱则善变。取手太阴表里。足少阴阳明之经。肉清取荥。骨清取井经也。
经云。厥成为癫疾。盖因厥气上逆,而成癫疾也。夫肾为水脏。风行则水涣。风逆者。因感外淫之风,以致少阴之气上逆也。风淫末疾,故暴肿四肢。漯漯。寒湿也。唏然。寒竞貌,乃风动水寒之气,而见此证也。风伤肾水,则心气亦虚,故饥则烦。风木之邪。贼伤中土,故饱则善变也。
取手太阴表里,以清风邪。足少阴阳明之经,以调逆气。清、冷也。肉清者。凉出于肌腠,故取荥火以温肌寒。盖土主肌肉。火能助土也。骨清者。尚在于水脏,故取井木以泻水邪。余伯荣曰:取手太阴表里者。取汗也。如用麻黄以通毛窍。配杏子利肺金。盖里气疏而后表气通也。
厥邪为病也。足暴清。胸将若裂。肠若将以刀切之。烦而不能食。脉大小皆涩。暖取足少阴。清取足阳明。清则补之。温则泻之。此足少阴之本气厥逆而为病也。少阴之大络起于肾。下出于气街。循阴股内廉。斜入 中。下出内踝之后。入足下。少阴之气逆于内,故足暴清也。胸将若裂。肠若将以刀切之。烦而不能食者。厥气从腹而上及于心胸也。血脉资始于肾。脉来或大或小皆涩者。肾气逆而致经脉不通也。肾为生气之原。如身体暖者。实逆也,故当取足少阴以泻之。清者。虚逆也,故当补足阳明,以资肾脏之精气,以上二节。一因外感之厥。一因本气之厥,皆为癫疾之生始。见厥证而先以治厥之法清之。即所以治未病也。
厥逆腹胀满。肠鸣胸满不得息。取之下胸二胁。咳而动手者。与背 以手按之。立快者是也。
此言厥逆之气。上乘于太阴阳明,而将成癫疾也。腹胀满者。乘于足太阴阳明也。肠鸣者。乘于手阳明也。胸满不得息者。乘于手太阴也。胸下二胁,乃手太阴中府云门之动脉处。背俞者。肺之俞也。取之下胸二胁。咳而动手者。再以手按其背俞,而病患立快者。是厥逆之气上乘。是成癫疾矣。病在气,故按之立快。盖言厥癫疾者,在气而不在经也。朱卫公曰:肺合天气,故候于手太阴。内闭不得溲。刺足少阴太阳。与 上,以长针。
此承上文而言厥逆之气。惟逆于下而不上乘者也。逆气在下,故内闭不得溲。当刺足少阴太阳与 上,以泻逆气,而通其溲便焉。夫足少阴。先天之两仪也。手足太阴阳明。后天之地天也。先后天之气。上下相通者也。是以少阴之厥气上乘,则开阖不清而成癫疾,故当取之太阴阳明。如厥气在下。只病下之闭癃。其过只在足少阴太阳矣。
气逆,则取其太阴阳明厥阴。甚取少阴阳明动者之经也。
此言逆气上乘而为狂疾者,则取其太阴阳明厥阴也。夫狂始生。得之忧饥。治之取手太阴阳明,及取足太阴阳明。盖少阴之气。上逆于太阴阳明而始生狂疾,故则取其太阴阳明。然又有足少阴之逆气。上乘于心而为狂疾者,则取其厥阴也。盖水气传于肝木。肝木传于心火。是以狂而新发。未应如是者。先取曲泉左右之动脉也。甚者。逆气太盛也,故当取足少阴之本经以泻之。少阴之气。上与阳明相合。少阴气甚,则阳明亦甚矣。阳明脉盛,则骂詈不休,故并取阳明动者之经。少气。身漯漯也。言吸吸也。骨 体重。懈惰不能动。补足少阴。(漯音垒)此足少阴之气少,而欲为虚逆也。漯漯。寒栗貌。吸吸。引伸也。盖心主言。肺主声。藉肾间之动气而后发。肾气少,故言语之气。不接续也。肾为生气之原而主骨。肾气少,故骨 体重。懈惰不能动。当补足少阴,以治其始蒙。短气。息短不属。动作气索。补足少阴。去血络也。
此虚气上乘而将作虚狂也。所谓少气者。气不足于下也。短气者。气上而短,故息短而不能连属。若有动作,则气更消索矣。当补足少阴之不足,而去其上逆之血络焉。上节治其始蒙,故只补其少阴。此将欲始作,故兼去其血络。按足少阴虚实之厥逆。为癫狂之原始,故首论癫狂。后论厥逆。善治者。审其上下虚实之因。分别调治。未有不中乎肯綮者矣。
免责申明:
1、本站所有内容仅供参考与知识学习,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2、本站所有图片为网友通过小程序(微信小程序搜索:草药辞典)自发贡献上传或识图等方式上传,如有图片及文字引用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管理员联系删除(微信号:zydcdyz)。
小程序码 微信小程序
添加站长微信号:zydcdyz 中医爱好者群① 中医文化交流群① 中医养生交流微信群① 健康养生交流群①
©粤ICP备2022085827号 2023 www.dcd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