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症会心录
简 介:《杂证会心录》是清代汪蕴谷编写的一本临证综合类中医文献,成书于清乾隆十九年(1754)。1936年由杭州三三医社辑入《珍本医书集成》。
作者:清.汪蕴谷编
共 41 章节 6.25万+字数

口角流涎
  口角流涎。医以为脾不摄也。而药投补脾。孰知不尽在脾也。而补脾药多不效。则束手无策矣。盖五液属肾。廉泉通任脉。而亦属肾。人生血液之味皆咸。惟舌下之液独甘。乃天一真水所生。身中之至宝。行经络。养筋骨润肠胃。生精血。灌灵根者也。古人有言。远唾不如近唾。近唾不如不唾。唾即津液也。涎亦津液也。而津液不綦重哉。凡人夜卧之时。心静神敛。则肾气藏而廉泉穴闭。若老年肾阴亏。而气不摄。舌下两穴。寤寐皆开。侧卧枕间。
  口角流涎。液不藏矣。故道家静坐吞津。舌抵上颚。取廉泉穴开。津液易于涌出。而绵绵纳下。如是可以验涎不摄之故。皆由开而不合也明矣。第此系经络空虚。受病亦浅。然早衰之象。已见于口角之间。人其可不自惕欤。
  夫偏中之候多。责在肾水亏。朝夕流涎流涎者生。设口角干燥。而涎沫不流。复中之祸立至。精液枯。肾气绝。非脾败也。曷不观小儿初生时。口涎终日不断。岂脾虚者乎。亦小儿阳常有余。阴常不足。肾气不实。故涎液妄溢。
  可为老人偏中之确据矣。或者谓脾开窍于口。而为涎。脾中有热。涎为火迫。上溢口角。亦常有之。然必其人肾水素虚。脾中始生虚热。若肾气壮而脾阴足。何口角流涎之与有。经又不云乎。胃缓则廉泉开。廉泉开故涎下。
  补足少阴。是流涎虽在胃。而实在肾。更可知也。吾故思之。小儿流涎其常也。偏中流涎是病也。老人流涎。老转幼也。吾为老人危矣。
  一症自有一症真种子。向来医家俱指脾虚。一经勘破。不啻拨云见天。
  噫。以予观于夫子贤于轩岐远矣。(门人戴敏识)
  八味地黄汤
  (见审虚实门)
  脾虽开窍于口。而津液则出于肾。足少阴之气。上交阳明。戊癸相合。而后能化水谷之精微。气不上交。则水邪反从任脉而上于廉泉。故涎下。
  惟补足少阴以助下焦生气上升。则任脉下盛而上之廉泉通。则涎下于内。不下于外矣。主此立议。可谓斯道中理析毫芒。
免责申明:
1、本站所有内容仅供参考与知识学习,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2、本站所有图片为网友通过小程序(微信小程序搜索:草药辞典)自发贡献上传或识图等方式上传,如有图片及文字引用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管理员联系删除(微信号:zydcdyz)。
小程序码 微信小程序
添加站长微信号:zydcdyz 中医爱好者群① 中医文化交流群① 中医养生交流微信群① 健康养生交流群①
©粤ICP备2022085827号 2023 www.dcd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