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症会心录
简 介:《杂证会心录》是清代汪蕴谷编写的一本临证综合类中医文献,成书于清乾隆十九年(1754)。1936年由杭州三三医社辑入《珍本医书集成》。
作者:清.汪蕴谷编
共 41 章节 6.25万+字数

卷上 魂魄论
  朱子云。死则谓之魂魄。生则谓之精气。天地公其德。谓之鬼神。魂者阳之神。魄者阴之神。所谓神者。以其主乎形气也。故言魂魄。而神即在其中矣。
  人之形骸。魄也。形骸而能运动。亦魄也。梦寐变幻。魂也。聪慧灵通。神也。分而言之。气足则生魂。魂为阳神。精足则生魄。魄为阴神。合而言之。精气交。
  魂魄聚。其中藏有真神焉。主于心。而虚灵不昧。聪明知觉者也。若精气衰。
  魂魄弱。真神渐昏。何也。本体常明。因气血衰败。则少生动之机。而神无所辅助。故本来面目敛矣。譬之于灯油与灯草即魄也。火即魂也。光芒四射即神也。油干火暗。光芒隐。魂之阳神。魄之阴神。中之真神皆散。仅存灯中之草。草即死魄耳。譬之于炉灰。炭即魄也。火即魂也。火之焰即神也。炭烬火熄焰灭。魂之阳神。魄之阴神。中之真神皆散。灰即死魄耳。人死躯壳存。
  亦死魄而已矣。但此真神与天地同休。如灯之光。炉之焰。人以为灭也。而不知灯复添油。炉复加炭。火焰依然。是灭者有相。而不灭者无相也。人死神无躯壳依附。魂魄无神依附。皆脱出虚空。魂魄犹有相。空则无主而飞散。散则莫知所之矣。神则绝无相。空亦无主。然散而实不散。不灵而灵机犹在。必借生人之气血藏之。魂魄生而灵机动。是与灯中之光。炉中之焰无异矣。不观小儿初生。亦一魄乎。形体未充。魄未壮也。无梦寐变幻。魂未聚也。无聪慧灵通。神未明也。精气盛。魄则壮矣。魂则聚矣。神则灵矣。内经曰。精者身之本。又曰。气内为实。人可不自爱惜哉。是以道家以精气为实。
  借有形气血。而养无形之神。释家以自性不灭是实。不以气血迷吾之性。
  性本空虚。无来无去。明心即见性。吾谓道家着实工夫。释家从空会悟。明乎此。不第知魂随神而往来。魄并精而出入。而生当机关。可以心会。作佛修仙。亦不外是矣。
  魂魄之义。自大易有精气为物。游魂为变之言以后。经传诸儒。各有议论发明。兹篇前段深合圣贤之理。后幅能阐道释之微。
审虚实
  经曰。五实死。五虚死。虚者固难补救。而实者亦多丧命。医家详辨之。庶虚实不致混淆。而投剂立效矣。盖外感之实。邪气实也。实中有真虚。正不胜邪。邪乘虚而内陷也。内伤之虚。根本虚也。虚中有假实。火热为害。灼津液而耗血也。如伤寒有虚实矣。病在阳者多实。病在阴者多虚。腹痛有虚实矣。痛而拒按者多实。痛而喜按者多虚。咳嗽有虚实矣。鼻塞声重者多实。
  痰血潮热者多虚。虚实二字。乃诸症之大纲。举三者而千万症之虚实。亦了然于心目之间也。故风寒暑湿燥火之邪。或在表。或在里。或在腑。必有所居而直指之。邪之实也。若无六淫之邪。而为病者。则惟情欲以伤内。劳倦以伤外。非实似实。及细审之。乃症之虚也。实实虚虚。安可不明其义耶。
  夫世人之病。百不一实。而世间之医。百不一补。以新病为实似矣。而久病亦以为实也。以补不效为实似矣。而表散不应。犹以为实也。以外症为实似矣。而脉象空虚亦以为实也。是实而误补邪增。尚可解救。虚而误攻气散。不可救药。喜攻恶补之弊。其何以挽回哉。且实症易医。虚症难疗。真实易认。假实难辨。设内症寒热面赤舌干口苦牙宣鼻衄头痛心烦大小便不利。脉来数大。或弦细急数。当此之际。莫不以芩连知柏之属清火为先。
  岂知阴不维阳。五内水亏。无根之焰不敛。病势危笃。明者急投六味汤壮水之主。八味汤益火之源。俾阴液生而阳火藏。精气回而坎离交。庶可有救也。设外症壮热不退。口渴不饮。烦燥不宁。大便不解。舌黑如墨小便如血。两脉虚数。或沉细而数。当此之时。莫不以白虎承气汤为治。岂知阴盛隔阳。内真寒而外现假热。危在顷刻。明者急用附子理中汤。或人参八味汤之属。反佐从治。俾虚阳敛而阴寒现。真元复而外邪退。方可得生。又有二三候后潮热肌瘦。人倦力怯。胸闷少食口渴引饮。小便赤涩大便秘结
  不能起立。斯时莫不以病久大虚拟之。及诊两脉沉细有力而数。明者速进承气汤一剂。大便通而邪解。精神旺而火除。庶可无虞也。不然。一七之投。误人不浅。书不云乎。至虚有盛候。大实有羸状。真假之别。非诊脉之精。
  历症之熟。未易窥其虚实。虚者用参 而安。实者用膏连而起。视夫以实为虚。以虚为实者。不啻霄壤之隔矣。
  病有虚实。有真假。阐发至此。可谓发前贤未发之秘。
  附子理中汤
  人参(三钱) 白朮(三钱炒) 炮姜(三钱) 川附子(三钱) 甘草(三钱炙)
  每服八钱。水煎服。
  人参八味汤
  熟地(三钱) 山药(三钱炒) 茯苓(一钱五分) 人参(一钱五分) 皮丹(一钱)
  山萸肉(一钱) 川附子(一钱) 肉桂(一钱) 泽泻(五分)
  承气汤
  大黄(四两) 芒硝(二合) 浓朴(半 ) 枳实五枚
  上用水一斗。先煮浓朴枳实。取五升去渣。再入大黄。煮取二升。去渣。纳芒硝。更上微火煮一二沸。候温之。得下即止。不必尽剂。
  六味汤
  熟地(五钱) 山药(二钱炒) 茯苓(一钱五分) 丹皮(一钱) 泽泻(五分) 山萸肉(一钱)
  水二钟。煎七分。食远服。
  八味汤
  即前六味汤。加附子肉桂各五分。水二锺。煎七分。食远服。
知生死
  今夫气聚则生。气散则死。人生所赖。惟此气也。医寄死生。责任最重。若平日不能讲究精微。临症而吉凶莫辨。岂足谓之医耶。经曰。阴精所奉其人寿。阳精所降其人夭。是精能生气。气能生神。古人言之凿凿。余亦何容哓哓。第生当机关。极难确认。新久轻重。更难分别。即以暴吐而死者。先言之平日无恙。忽然呕吐。愈吐愈甚。点水不入。入则反出。大汗如雨。神识昏愦。
  手足厥冷。脉如悬丝。此脾胃本亏。孤阳离根。由胃而上。大吐不已。胃气暴绝矣。有呕血斗余。或鲜或瘀。倾囊而出。冷汗如雨。手足如冰。元气暴绝矣。
  有咳血如泉。急冲而上。内挟血块。其大如拳。壅塞喉窍。吞之而上。送之血又至。咯之而结块血不出。气道不通。真气暴绝矣。有忽然泄泻。昼夜不下数百行。饮食入口。随即吐出。或已入胃。随即泻下大汗气促。神色改变。
  两脉全无。脾肾暴绝矣。有忽然头痛。渐不可忍。目定神昏手足抽掣。谵语厥冷。脉非沉细如丝。即数大无伦。此平素精血内亏。肾中之虚阳直逆巅顶。阳气暴绝矣。有房室之后阴寒乘虚直中。小腹急痛不可耐。呕酸苦味。
  喜曲喜按。渐致指甲青黑。手冷如冰。冷汗如雨。真阴真阳暴绝矣。有忽然卒中五绝皆见肾元败而阴阳离。两手无脉大汗出而暴绝矣。有感受时令。二三日间。即传厥少两经。神昏目定。抽掣谵语舌黑冷汗。正气为邪所耗。阴液灼尽。五脏六腑暴绝矣。若久病而生者。何以见之。如咳嗽吐血寒热等症。脉尚未数。饮食未减。河车丸以进。久服不辍。加之心静神藏。善于内养。或半载。或一载。阴液渐回。诸症渐退。久病而生矣。腹胀如鼓。两足及面皆浮。病在脾肾。尚未传肺而变喘咳。惟口渴面赤。大便秘脉数大。病在阴亏。宜壮水之主。如手足冷。大便泻。脉细迟。病在阳亏。宜益火之原。服药两百日不断。兼之养气吞津。久病而生矣。痛痹在床。手足红肿。叫喊不休。
  食饮减少。半载不能步履。或滋阴养血。或阴阳两补。参地归杞。久久服之。
  痛除肿消。久病而生矣。三阴疟疾。延缠不已。或变阴虚咳嗽。或变阳虚浮肿。壮水益火。补脾生血。归地参 。河车鹿茸。合宜而用之。久病而生矣。妇人崩漏淋漓不止日久面黄气浮。手足亦肿。腹中亦胀。饮食亦少。大便亦薄。脉息亦细。重进参 。多投归地。却虑静养。久病而生矣。以上数条。
  此其大略也。神而明之。因此可以识彼。是在医者自勉之而已矣。虽然。医之而生者。病有元气也。医之而不能生者。脉无胃气也。病可医而终于不能医者。医伐其气也。人生之所赖。惟此气而已。彼精之与神。不又即是而可推哉。
  前提后束。中分二段。生死之机。了无遗义。
  河车丸
  河车一具(用甘草煎汤泡洗) 人参(一两焙研) 山药(四两人乳拌蒸晒) 茯苓(三两人乳拌蒸晒)
  上为末。用黑枣十二两。煮烂去皮核。捣为丸。每早开水下四钱。
  活命汤
  治暴吐欲绝。急以此汤浓煎。徐徐饮之。随吐随饮。
  人参(一钱或二三钱) 炙甘草(一钱) 制附子(一钱) 炮姜(一钱)
  加炒陈米一撮。水煎服。
  救元饮
  治呕血斗余。鲜瘀并出。急用此饮。
  白朮(二钱土炒) 人参(二钱多加亦可) 炙甘草(一钱五分) 炮姜(一钱五分) 黄 (三分炙)
  当归(三钱酒炒)
  水煎服。
  生脉散
  治咳血。真气暴绝。急用此饮。
  麦冬(三钱) 五味子(五分) 人参(二钱)
  加童便一杯。水煎服。
  附子理中汤
  (见审虚实门) 治忽然泄泻。不下数百行。饮食即吐。
  八味地黄汤
  (见中风门) 治忽然头痛不可忍。目定神昏等症。
  六味回阳煎
  治房室之后阴寒乘虚。直中小腹等症。
  熟地(三钱) 人参(二钱) 制附子(一钱) 白朮(一钱炒) 丁香(五分)
  水煎服。
  参附救生汤
  救忽然卒中五绝皆见
  附子(二钱) 人参(三钱) 炒陈米(二钱)
  加姜一片。水煎灌之。
  六味参附汤
  治感受时疫。二三日即厥。神昏目定等症。
  熟地(三钱) 生地(三钱) 人参(一钱) 当归(二钱) 甘草(一钱) 附子(一钱)
  加稻上露水。或荷叶上露水。煎服。
免责申明:
1、本站所有内容仅供参考与知识学习,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2、本站所有图片为网友通过小程序(微信小程序搜索:草药辞典)自发贡献上传或识图等方式上传,如有图片及文字引用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管理员联系删除(微信号:zydcdyz)。
小程序码 微信小程序
添加站长微信号:zydcdyz 中医爱好者群① 中医文化交流群① 中医养生交流微信群① 健康养生交流群①
©粤ICP备2022085827号 2023 www.dcd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