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 介:《杂证会心录》是清代汪蕴谷编写的一本临证综合类中医文献,成书于清乾隆十九年(1754)。1936年由杭州三三医社辑入《珍本医书集成》。
作者:清.汪蕴谷编
共 41 章节 6.25万+字数
吐血
血也者。总统于心。藏受于肝。生化于脾。宣布于肺。施泄于肾。为七窍之灵。
为四肢之用。为筋骨之柔和。为肌肉之丰盛。滋养五脏。而神魂得以安充。
实皮肤而颜色得以润调。和营卫而津液得以营运。二阴得以通畅。凡形质所在。无非以血为用。是一身百骸。表里之属。惟赖此血。以为生人立命之根者也。夫血属阴精。本纯静而不动。必随气之转动。而血亦营运而不息。如日月之丽天。而无所阻碍。如江河之行地。而无所壅塞。所谓气如橐龠。血如波澜。营行脉中。卫行脉外。阴阳和而水火藏。安有阳络受伤。血从外溢之理哉。奈何膏粱之人。暴怒而伤肝阴。忧思而伤心脾。酒热而伤肠胃。阴血无不受亏。惟色欲过度。损伤肾气者为最剧。当此之时。真阳失守于阴分而无根。虚火浮泛于上。致营行迟而卫行疾。营血为卫气所迫。而上逆肺窍。脏伤而血妄动。咳血咯血唾血之候见矣。即胃火炽盛。而血大吐。乃阳明之本病。固不待言。至若怒气上逆而呕血者。肝木之邪乘胃也。
欲火上炎而呕血者。火发原泉。阴邪之乘胃也。由此观之。凡五志之火。皆能及胃而奔迫上冲。直出咽窍。腑伤而血妄溢。或暴吐而色鲜。或暴脱而色黯矣。盖血出喉窍。逆行气道。病虽在上。而根在下。病虽在肺。而源在肾。
故赵氏谓咳嗽咯唾之血。皆少阴之火上奔。以子母相顾。金水相生。呼吸相应者。而尽属肾病也。若血出咽窍。虽属多气多血之海。较脏血上溢。而杀人之烈者为稍轻。然气血由此而亏。营气由此而耗。谷气由此而减。其能免虚虚之祸乎。是以医家当审病情轻重。凡偶有所伤。而根本未摇者。
轻而易治。内有所损。而症剧脉数者。重而难疗。如肝肾阴虚。或为咯血。或为咳血。或为唾血。而脉静芤大。或细弱微弦。惟用甘醇补阴。培养络脉。使营气渐回。而阴火归根。如血久咳逆。阴亏已甚。而脉急浮大。或弦细紧数。
虽投壮水益阴。培补肺肾。奈真元已败。而脏损无救。如咯血过多。骤伤真阴。龙火不归宅窟。斯频率则微细无神。症则自汗喘促。声则语言低微。此危急虚脱之险症。大进参地鹿茸附子童便之属。回元气于无何有之乡。
救真阳于将断绝之时。所谓引火归原。逆者从治。或冀回生于万一也。如阳明积热。吐血成块。有火证火脉可据。治宜清火而血自安。犀角地黄汤主之。如怒动肝火。载血上逆。从胃而吐者。治宜平肝而血自安。加味逍遥散主之。如劳伤心脾。血走空窍。从胃而吐出者。治宜救本而血自安。归脾汤主之。如饮洒过多。脾胃受伤。而血从胃出者。葛花解酲汤主之。如欲念妄动。肾火冲逆于胃。而血从胃出者。治宜壮水而血自安。六味地黄汤主之。如阳虚阴走。胃中脱瘀。阴分受亏者。宜补精以化气。正元饮主之。阳分受亏者。宜补气以生精。八味生脉汤主之。又尝见暴吐失血。来如涌泉。垂危于顷刻者。速以补气为主。盖有形之血。不能骤生。无形之气。所宜急固。
但使气不尽脱。则命犹可保。血渐可生。须用人参二两为末。加飞罗面钱许调服。此正血脉益气。阳生阴长之法也。大抵上逆之血。宜补水以制火。
而寒凉不可轻投。宜补阳以生阴。而反治多有奇效。且土为万物之母。有生化精血之能。胃为五脏之本。有灌溉一身之力。古人有言一切血症。须以四君胃药收功。盖深知阴血生于阳气。而脾土健运。则中焦取汁变化为赤。司命者。其可不 于东垣脾胃论而加之意哉。
失血之人。非有大损于脏腑。则血不易以至。断未有真阴足而血妄动者。亦未有元气充而血不摄者。惟深明阴阳之理。议论自突过前贤。
犀角地黄汤
生地 白芍(炒) 丹皮 犀角(镑末极细各一钱五分)
上将上三味。水煎去渣。入犀角末服。
加味逍遥散
当归(一钱) 白芍(一钱) 茯苓(一钱) 柴胡(一钱) 丹皮(五分) 栀子(姜汁炒黑五分) 甘草(五分炙)
上加生姜三片。水煎服。
归脾汤
(见中风门)
葛花解酲汤
葛花(一钱) 豆蔻(一钱) 砂仁(一钱) 青皮(六分) 白朮(四分炒)
神曲(四分炒) 干姜(四分) 人参(三分) 陈皮(三分) 茯苓(三分) 猪苓(三分) 泽泻(四分) 木香(三分)
水二钟。煎一钟服。
六味地黄汤
(见审虚实门)
正元饮
熟地(七八钱甚者一二两) 当归(三钱) 甘草(二钱炙)
水二钟。煎八分。温服。
八味生脉汤
四君子汤
(俱见中风门)
血也者。总统于心。藏受于肝。生化于脾。宣布于肺。施泄于肾。为七窍之灵。
为四肢之用。为筋骨之柔和。为肌肉之丰盛。滋养五脏。而神魂得以安充。
实皮肤而颜色得以润调。和营卫而津液得以营运。二阴得以通畅。凡形质所在。无非以血为用。是一身百骸。表里之属。惟赖此血。以为生人立命之根者也。夫血属阴精。本纯静而不动。必随气之转动。而血亦营运而不息。如日月之丽天。而无所阻碍。如江河之行地。而无所壅塞。所谓气如橐龠。血如波澜。营行脉中。卫行脉外。阴阳和而水火藏。安有阳络受伤。血从外溢之理哉。奈何膏粱之人。暴怒而伤肝阴。忧思而伤心脾。酒热而伤肠胃。阴血无不受亏。惟色欲过度。损伤肾气者为最剧。当此之时。真阳失守于阴分而无根。虚火浮泛于上。致营行迟而卫行疾。营血为卫气所迫。而上逆肺窍。脏伤而血妄动。咳血咯血唾血之候见矣。即胃火炽盛。而血大吐。乃阳明之本病。固不待言。至若怒气上逆而呕血者。肝木之邪乘胃也。
欲火上炎而呕血者。火发原泉。阴邪之乘胃也。由此观之。凡五志之火。皆能及胃而奔迫上冲。直出咽窍。腑伤而血妄溢。或暴吐而色鲜。或暴脱而色黯矣。盖血出喉窍。逆行气道。病虽在上。而根在下。病虽在肺。而源在肾。
故赵氏谓咳嗽咯唾之血。皆少阴之火上奔。以子母相顾。金水相生。呼吸相应者。而尽属肾病也。若血出咽窍。虽属多气多血之海。较脏血上溢。而杀人之烈者为稍轻。然气血由此而亏。营气由此而耗。谷气由此而减。其能免虚虚之祸乎。是以医家当审病情轻重。凡偶有所伤。而根本未摇者。
轻而易治。内有所损。而症剧脉数者。重而难疗。如肝肾阴虚。或为咯血。或为咳血。或为唾血。而脉静芤大。或细弱微弦。惟用甘醇补阴。培养络脉。使营气渐回。而阴火归根。如血久咳逆。阴亏已甚。而脉急浮大。或弦细紧数。
虽投壮水益阴。培补肺肾。奈真元已败。而脏损无救。如咯血过多。骤伤真阴。龙火不归宅窟。斯频率则微细无神。症则自汗喘促。声则语言低微。此危急虚脱之险症。大进参地鹿茸附子童便之属。回元气于无何有之乡。
救真阳于将断绝之时。所谓引火归原。逆者从治。或冀回生于万一也。如阳明积热。吐血成块。有火证火脉可据。治宜清火而血自安。犀角地黄汤主之。如怒动肝火。载血上逆。从胃而吐者。治宜平肝而血自安。加味逍遥散主之。如劳伤心脾。血走空窍。从胃而吐出者。治宜救本而血自安。归脾汤主之。如饮洒过多。脾胃受伤。而血从胃出者。葛花解酲汤主之。如欲念妄动。肾火冲逆于胃。而血从胃出者。治宜壮水而血自安。六味地黄汤主之。如阳虚阴走。胃中脱瘀。阴分受亏者。宜补精以化气。正元饮主之。阳分受亏者。宜补气以生精。八味生脉汤主之。又尝见暴吐失血。来如涌泉。垂危于顷刻者。速以补气为主。盖有形之血。不能骤生。无形之气。所宜急固。
但使气不尽脱。则命犹可保。血渐可生。须用人参二两为末。加飞罗面钱许调服。此正血脉益气。阳生阴长之法也。大抵上逆之血。宜补水以制火。
而寒凉不可轻投。宜补阳以生阴。而反治多有奇效。且土为万物之母。有生化精血之能。胃为五脏之本。有灌溉一身之力。古人有言一切血症。须以四君胃药收功。盖深知阴血生于阳气。而脾土健运。则中焦取汁变化为赤。司命者。其可不 于东垣脾胃论而加之意哉。
失血之人。非有大损于脏腑。则血不易以至。断未有真阴足而血妄动者。亦未有元气充而血不摄者。惟深明阴阳之理。议论自突过前贤。
犀角地黄汤
生地 白芍(炒) 丹皮 犀角(镑末极细各一钱五分)
上将上三味。水煎去渣。入犀角末服。
加味逍遥散
当归(一钱) 白芍(一钱) 茯苓(一钱) 柴胡(一钱) 丹皮(五分) 栀子(姜汁炒黑五分) 甘草(五分炙)
上加生姜三片。水煎服。
归脾汤
(见中风门)
葛花解酲汤
葛花(一钱) 豆蔻(一钱) 砂仁(一钱) 青皮(六分) 白朮(四分炒)
神曲(四分炒) 干姜(四分) 人参(三分) 陈皮(三分) 茯苓(三分) 猪苓(三分) 泽泻(四分) 木香(三分)
水二钟。煎一钟服。
六味地黄汤
(见审虚实门)
正元饮
熟地(七八钱甚者一二两) 当归(三钱) 甘草(二钱炙)
水二钟。煎八分。温服。
八味生脉汤
四君子汤
(俱见中风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