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症会心录
简 介:《杂证会心录》是清代汪蕴谷编写的一本临证综合类中医文献,成书于清乾隆十九年(1754)。1936年由杭州三三医社辑入《珍本医书集成》。
作者:清.汪蕴谷编
共 41 章节 6.25万+字数

时气咳嗽
  今夫天之杂气有各种。人之感受有重轻。其来也无时。其着也无方。有触之者。各随其气而为诸病焉。如秋冬之交。咳嗽一症。遍于四方。延门合户。
  众人相同者。此皆时行之气。即杂气为病也。其初起恶寒发热咳嗽咽干
  鼻塞声重。头痛身痛。脉浮而数。或细而数。医家守五运六气之说。谓此症为风寒所中。而用药多不效。是亦不明气之所至无时。所著无方。而混施误人也。岂知寒热之候。乃杂气中之一种。较厉气疫病为稍轻。认症不确。
  而治不合法。病安有不转轻为重者哉。盖肺属太阴。居高位。而金体本燥。
  通肾气而子母相生。惟肾阴素亏之辈。肺藏阴液必虚。坚刚之体。更多燥气。加以秋冬令节。雨泽愆期。天之燥气生而外入。肺之燥气动而内发。两相感召。热则风生。肺金畏火。内则咳嗽之症见。肺主皮毛。外则寒热之候作矣。治法甘桔东加何首乌玉竹贝母黑豆枇杷麦冬桑叶丹皮地骨皮梨汁之属。清肺热而润肺燥。俾外入之燥气自解。内发之燥气自平。若不明寒热咳嗽之由。混投辛温发散之药。将见肺愈燥而愈咳。肺愈咳而愈喘。是所谓火上添油者矣。如进前药不应。则用六味汤除山萸麦冬沙参童便梨汁之属。壮水保金。益阴退热。无不立效。如体素阳虚。则用六味东加枸杞杜仲炙甘草胡桃肉之属。甘润养阴。甘温养阳。方为两全。倘素有咳血之患。哮咳之疾。及产后老人病患。而忽感此症。表散妄用。则无有不丧命者也。嘉言喻氏。谓秋伤于燥。上逆而咳。发为痿厥燥病之要。一言而终。只以误传燥病为伤湿而解者。竞以燥病为湿病。遂至经旨不明。
  今一以论之。而燥病之机。了无余义。真独开门户。破千古之溃溃矣。夫天之燥气入肺。金伤而受火刑。化刚为柔。燥极生痒。不咳不已。如以燥治燥。
  恬于操刃。曾罔顾阴气消亡之旨耶。内经曰。秋伤于燥。冬生咳嗽。又曰必先岁气。毋伐天和。司命者。其可不知天时人事之理。而徒泥于辛甘发散之法。竟祸人于反掌间哉。
  言言是理。字字是法。轩岐复生。不过是矣。藏之金匮可也。
  甘桔汤
  (见喘症门)
  六味汤
  (见审虚实门)
免责申明:
1、本站所有内容仅供参考与知识学习,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2、本站所有图片为网友通过小程序(微信小程序搜索:草药辞典)自发贡献上传或识图等方式上传,如有图片及文字引用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管理员联系删除(微信号:zydcdyz)。
小程序码 微信小程序
添加站长微信号:zydcdyz 中医爱好者群① 中医文化交流群① 中医养生交流微信群① 健康养生交流群①
©粤ICP备2022085827号 2023 www.dcd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