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治汇补
简 介:全书8卷。每卷一门,分为提纲门、内因门、外体门、上窍门、胸膈门、腹胁门、腰膝门、下窍门等八类,每门罗列相应的若干病证。每病证之下按大意、内外因、外候、脉法、治法、用药、选方排列,分别述论,其内容包括内科各种病证及部分五官等疾患。该书作者撷采古人的论述及经验,去芜存菁,条分缕析,并补入自己的见解及经验体会。因此。本书堪称博而不滥、广而有约、述而有作的一部启迪后学的好书。本次整理是以清光绪简玉山房刻本为底本,对原书的目录给予了重新编排,书前增加导读,书末附有方剂索引,很适合广大中医药人员和中医院校师生、自学中医者阅读。
作者:清·李用粹编
共 83 章节 20.96万+字数

秘结
大意
肾主五液。故肾实则津液足而大便润。肾虚则津液竭而大便秘。(正传)虽有热燥、风燥、火燥、气血虚燥、阴结阳结之不同。要皆血虚所致。大约燥属肾。结属脾。须当分辨。(汇补)
内因
或房劳过度。饮食失节。或恣饮酒浆。多食辛辣。饮食之火。起于脾胃。淫欲之火。起于命门。以致火盛水亏。
传送失常。渐成燥结之症。(正传)
外候
胃实而秘者。善饮食。小便赤。胃虚而秘者。不能食小便清。热秘者。面赤身热。六脉数实。或口疮喜冷。冷秘者。面白或黑。六脉沉迟。或溺清喜热。气秘者。气不升降。谷气不行。则多噫。风秘者。风抟肺脏。传于大肠。则筋枯。(汇补)
病久变膈
有津液干枯。三脘俱燥。初则幽门不通。渐至上冲吸门。拒格饮食。变为噎膈。此即三阳结。谓之膈也。(汇补)
脉法
脉多沉伏。阳结沉数。阴结沉迟。风燥脉浮。血燥脉洪。老人虚人。脉雀啄者不治。(脉诀)
治法
如少阴不得大便。以辛润之。太阴不得大便。以苦泄之。阳结者清之。阴结者温之。气滞者疏导之。津少者滋润之。大抵以养血清热为先。急攻通下为次。(汇补)
峻剂宜戒
老人津液干枯。妇人产后亡血。反发汗利便病后气血未复。皆令秘结。治宜滋养气血。不可概用牵牛巴豆之类。损其津液。燥结愈甚。复下复结。遂成不救。(秘藏)或变肺痿。咳唾脓血。或饮食不进而死。(汇补)
发汗宜戒
血虚脉大。发热便燥者。慎不可发汗。汗之则重亡津液。(正传)所谓燥者濡之。养血之义也。(汇补)
用药
主以四物汤。加杏仁枳壳。热加条芩黄连。风加防风麻仁。寒加木香肉蔻。血少加桃仁红花气滞槟榔、浓朴。老人虚人病后汗多。不可用通法者。皆宜胆导蜜导法。壮实人可下者。承气汤。冷闭。用酱生姜导之。
久虚者。煮猪血脏汤加酥食之。血仍润血。脏仍润脏。此良法也。(汇补)
【附:脾约】
有平素津液燥结之人。因患伤寒热病。邪热未至于胃。津液先已消烁。故胃强脾弱。水饮不能四布。但输膀胱。致小便数而大便难者。用脾约丸以开结。若邪传至阳明腑症而秘结。自有承气汤法。不在此例。(汇补)
【附:阴结】
阴结者。阴寒固结。肠胃血气凝滞而秘结也。外症不渴不食肢冷身凉大便硬闭。脉沉而迟。宜四物合附子汤。如久不大便而脉反微涩者。黄 建中汤。
秘结选方
导滞通幽汤 统治便燥之病属少阴者。
当归 生地 熟地 桃仁 升麻 大黄 红花大承气汤 统治便结之病属太阴者。
大黄 芒硝 枳实 浓朴脾约丸(和剂) 治气滞血热便结。
浓朴 芍药 枳实(各二两) 大黄(四两) 麻仁(二两另研) 杏仁(一两半)
炼蜜丸。温水下。通利即止。
润肠丸(东垣) 治风秘症。
羌活 归梢 大黄(各五钱) 麻仁 桃仁(各一两)
仁另研。蜜丸。白汤下。
麻仁丸 治气滞血凝之症。
麻仁 桃仁 杏仁 郁李仁 大黄 枳实 浓朴 当归 芍药去枳朴。加生熟地升麻。名润燥汤
五仁丸(得效)
桃仁 杏仁(各一两) 柏子仁(五钱) 松子仁(一钱半) 郁李仁(五钱) 陈皮(四两)
蜜丸。米饮下。
苁蓉丸(济生) 治津少血虚之症。
肉苁蓉(二两) 沉香(一两另研)
为末。麻仁汁打糊丸。米饮下。
益血丹(海藏) 治亡血便燥
当归 熟地(等分)
蜜丸。弹子大。细嚼。酒下
黄 汤 治老人便涩。
陈皮(各五钱)
为末。每三钱。用麻仁一合。研烂。投水一杯。取浆去渣。煎候乳起。入白蜜一大匙。再煎令沸。调药。空心服。
秘甚者两服愈。
通导法用猪胆去汁少许。入醋在内。将芦管相接缚定。纳谷道中。以手捻之。胆汁入内即通。
或用白蜜炼成。入盐、皂荚麝香少许。捻如指大。入谷道。待欲便时乃去。
火熨法用大黄一两、巴豆五钱为末。葱白十枚。酒曲和成饼。加麝香三分。贴脐上。布护火熨。觉腹中响甚。去之。
快捷方式方
白蜜化汤。入玄明粉三钱。空心服。如血热便燥者。加当归五钱煎服
又法。取麻仁苏子研细。入水再研。取汁煮粥。啜之。一法。用菠菜取自然汁饮之
免责申明:
1、本站所有内容仅供参考与知识学习,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2、本站所有图片为网友通过小程序(微信小程序搜索:草药辞典)自发贡献上传或识图等方式上传,如有图片及文字引用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管理员联系删除(微信号:zydcdyz)。
小程序码 微信小程序
添加站长微信号:zydcdyz 中医爱好者群① 中医文化交流群① 中医养生交流微信群① 健康养生交流群①
©粤ICP备2022085827号 2023 www.dcd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