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治汇补
简 介:全书8卷。每卷一门,分为提纲门、内因门、外体门、上窍门、胸膈门、腹胁门、腰膝门、下窍门等八类,每门罗列相应的若干病证。每病证之下按大意、内外因、外候、脉法、治法、用药、选方排列,分别述论,其内容包括内科各种病证及部分五官等疾患。该书作者撷采古人的论述及经验,去芜存菁,条分缕析,并补入自己的见解及经验体会。因此。本书堪称博而不滥、广而有约、述而有作的一部启迪后学的好书。本次整理是以清光绪简玉山房刻本为底本,对原书的目录给予了重新编排,书前增加导读,书末附有方剂索引,很适合广大中医药人员和中医院校师生、自学中医者阅读。
作者:清·李用粹编
共 83 章节 20.96万+字数

溺血
大意
胞移热于膀胱。则溺血。(内经)是溺血未有不本于热者。但有各藏虚实之不同耳。(汇补)
内因
或肺气有伤。妄行之血。随气化而下降。胞中或脾经湿热内陷之邪。乘所胜而下传水府。或肝伤血枯。或肾虚火动。或思虑劳心。或劳力伤脾。或小肠结热。或心胞伏暑。俱使热乘下焦。血随火溢。(汇补)
外候
全无疼痛。血从精窍而出。非若血淋茎痛。血随溺窍而出也。(汇补)
治法
暴热实火。宜甘寒清火。房劳虚损。宜滋阴补肾。此病日久中枯。非清心静养。不可治也。(汇补)
用药
实热。用导赤散。加山栀黄芩淡竹叶、赤苓。煎成调滑石饮之虚热。宜四物汤。加生地茯苓山栀牛膝麦冬。煎成调发灰饮之。久不止者。胶艾四物汤。虚甚者。鹿角秋石丸。阻塞不通。加冬葵子、生蒲黄以化之。(汇补)
溺血选方
导赤散生地 木通 甘草胶艾汤(方见便血
小蓟小蓟 山栀 当归 生地 滑石 甘草 蒲黄 通草 淡竹叶 加冬葵鹿角胶鹿角 熟地 发灰茅根汁为丸。盐汤下。
免责申明:
1、本站所有内容仅供参考与知识学习,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2、本站所有图片为网友通过小程序(微信小程序搜索:草药辞典)自发贡献上传或识图等方式上传,如有图片及文字引用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管理员联系删除(微信号:zydcdyz)。
小程序码 微信小程序
添加站长微信号:zydcdyz 中医爱好者群① 中医文化交流群① 中医养生交流微信群① 健康养生交流群①
©粤ICP备2022085827号 2023 www.dcd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