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治汇补
简 介:全书8卷。每卷一门,分为提纲门、内因门、外体门、上窍门、胸膈门、腹胁门、腰膝门、下窍门等八类,每门罗列相应的若干病证。每病证之下按大意、内外因、外候、脉法、治法、用药、选方排列,分别述论,其内容包括内科各种病证及部分五官等疾患。该书作者撷采古人的论述及经验,去芜存菁,条分缕析,并补入自己的见解及经验体会。因此。本书堪称博而不滥、广而有约、述而有作的一部启迪后学的好书。本次整理是以清光绪简玉山房刻本为底本,对原书的目录给予了重新编排,书前增加导读,书末附有方剂索引,很适合广大中医药人员和中医院校师生、自学中医者阅读。
作者:清·李用粹编
共 83 章节 20.96万+字数

麻木
大意
荣血虚则不仁。卫气虚则不用。不用不仁。即麻木之类欤。(汇补)
内因
麻木因荣卫之行涩。经络凝滞所致。其症多见于手足者。以经脉皆起于指端。四末行远。气血罕到故也。
若兼虚火。则肌肉 动。不可误作风治。(汇补)
外候
麻者。非痒非痛。或四肢。或周身。唧唧不知痛痒。如绳扎缚初松之状。(正传)在手多兼风湿。在足多兼寒湿。(汇补)木者。不痒不痛。按之不知。搔之不觉。如木之浓。常木为瘀血。间木为湿痰。(入门)死血者。只在一处。
不肿不痛。但紫黑色而木。湿痰走注。有核肿起。白色不变。(绳墨)
麻木分辨
麻犹痹也。虽不知痛痒。尚觉气微流行。木则非惟不知痛痒。气亦不觉流行。(入门)
麻痹有分
痿属血虚。木属气虚。二者均谓之痹。皆不足病也。其症不痛。惟风寒湿三气杂至为痹者。乃有余之病。故多痛。有气血俱虚。但麻而不木者。有虚而感湿。麻木兼作者。有因虚而风寒湿三气乘之。周身掣痛麻木并作者。古称之曰周痹。(正传)
十指麻木
手足乃胃土之末。十指麻木。乃胃中有食积湿痰死血所致。亦有气血大虚而得者。最宜力辨。(丹溪)
舌本麻木
心脾肝肾四脏之络。皆合舌本。故脾肾亏。湿痰风火乘间而入。均使舌本麻木。(汇补)
半身麻木
左右者。阴阳之道路。左半手足麻木者。责风邪与血少。右半手足麻木者。责气虚与湿痰。(汇补)
眩晕麻木
有遍身麻木。随即眩晕不省。良久方苏者。其症有三。或风中于外。或痰动于中。或心虚所致。盖心之所养者血。所藏者神。气虚则营运不到。而血亦罕至。由是心失所养而成昏晕。(汇补)
脉法
脉浮而濡。属气虚。关前得之。麻在上。关后得之。麻在下。脉涩而芤。死血为木。不知痛痒。(医鉴)
治法
治宜祛风理气养血清痰。(绳墨)初病。不可骤用参、 、归、地。恐气血凝滞。邪郁经络不散。若久而纯属正虚者。又当大补荣卫。(汇补)
用药
麻。以四君子加黄 、天麻陈皮香附。木。用四物加红花牛膝桃仁丹皮。以行死血。痰。用二陈加苍术、竹沥姜汁白芥子。以行湿痰。或挟风邪者。五积散主之。(汇补)
麻木选方
补气和中升阳汤 治闭目则浑身麻木。开目渐退。昼减夜甚。此气不行故也。 即补中益气汤苍术 草豆蔻 泽泻 茯苓 黄柏 白芍 佛耳草 生甘草气不运。加木香
人参益气汤 治两手麻木四肢困倦怠惰嗜卧。热伤元气者。
人参白芍 升麻 柴胡 五味子 生甘甘草水煎。热服。
神效黄 汤人参 黄 (各二钱) 白芍(一钱) 蔓荆子(二分) 甘草(一钱) 陈皮(五分)
免责申明:
1、本站所有内容仅供参考与知识学习,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2、本站所有图片为网友通过小程序(微信小程序搜索:草药辞典)自发贡献上传或识图等方式上传,如有图片及文字引用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管理员联系删除(微信号:zydcdyz)。
小程序码 微信小程序
添加站长微信号:zydcdyz 中医爱好者群① 中医文化交流群① 中医养生交流微信群① 健康养生交流群①
©粤ICP备2022085827号 2023 www.dcd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