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治汇补
简 介:全书8卷。每卷一门,分为提纲门、内因门、外体门、上窍门、胸膈门、腹胁门、腰膝门、下窍门等八类,每门罗列相应的若干病证。每病证之下按大意、内外因、外候、脉法、治法、用药、选方排列,分别述论,其内容包括内科各种病证及部分五官等疾患。该书作者撷采古人的论述及经验,去芜存菁,条分缕析,并补入自己的见解及经验体会。因此。本书堪称博而不滥、广而有约、述而有作的一部启迪后学的好书。本次整理是以清光绪简玉山房刻本为底本,对原书的目录给予了重新编排,书前增加导读,书末附有方剂索引,很适合广大中医药人员和中医院校师生、自学中医者阅读。
作者:清·李用粹编
共 83 章节 20.96万+字数

痛风
大意
痛风即内经痛痹也。因气血亏损湿痰浊血。流滞经络。注而为病。或客四肢。或客腰背百节。走痛攻刺。如风之善动。故曰痛风。(汇补)
内因
热盛则痛。湿胜则肿。(经文)大率痰火多痛。风湿多肿。内因六欲七情。或病后亡津。血热沸腾。亦必外感六淫。而后骨节钻痛。久则手足蜷挛。外因涉冷坐湿当风。亦必血热而凝滞污浊。所以作痛。甚则身体块瘰。
痛必夜甚者。血行于阴也。(丹溪)
外候
轻则骨节疼痛。走注四肢。难以转移。肢节或红或肿。甚则遍体瘰块。或肿如匏。或痛如掣。昼静夜剧。以其痛循历节。曰历节风。甚如虎咬。曰白虎风。(丹溪)
痛分肥瘦
瘦人多阴虚火旺。血不荣筋。肥人多风湿生痰。流注经络。(丹溪)
上下昼夜
上体。宜祛风豁痰散热微汗。下体。宜流湿行气和血舒风。阴虚脉弦散。而重在夜。阳虚脉虚大。而重在昼。(三锡)
脉法分辨
寸口脉沉而弦。或六脉涩小。皆为痛风。因火作痛口干燥渴。脉来洪数。因湿作痛恶心肿满。脉必沉滑。湿热相兼者。身重而痛。脉必沉濡而带数急。血虚痛者。四肢软弱。而痛甚于夜。脉来芤大无力。血瘀痛者。隐隐然痛在一处而不移。脉现涩滞。(汇补)
证候分辨
凡流走不定。久则变成风毒。痛入骨髓。不移其处。或痛处肿热。或浑身壮热。若劳役而痛者。元气虚也。恼怒而痛者。肝火盛也。阴寒而痛者。湿郁也。饮食失宜而痛者。脾郁也。大约按之痛甚者。邪气实。按之痛缓者。正气虚。又肿满重着者。湿也。面红掣痛汗黄者。风也。肩背头项不可回顾者。风入太阳而气郁也。小便数而欠呻者。肺气郁热也。臂髀腰脚骨热肿痛行步艰难者。湿热成痹也。面赤尿赤者。暑湿相搏也。结阳肢肿。大便秘结者。热毒流注也。肢节掣痛。小筋急痹者。寒也。初起眩晕自汗。肢节胸胁刺痛者。气也。痛从背起至胸胁者。思虑伤心也。初起胸满呕吐者。食积也。髀枢左右一点痛起。延至膝 肿大恶寒。夜剧者。
痰也。四肢历节走痛。气短脉沉者。留饮也。遍身痒痛如虫啮。遇痒即食。不致频啮者。虫也。亦有气血两虚。
阴火作痛者。既属虚症。而似实症。最宜详辨。(汇补)
痢后作痛
血痢兜早。恶血留于经络作痛者。此瘀血也。有痢久两脚酸软疼痛。或膝肿如鼓捶。此亡阴也。血瘀逐瘀阴虚补阴。切不可兼用风药。反燥其血。若足膝枯细而肿大者。名鹤膝风症。(汇补)
痛风禁忌
肉属阳。性能助火。如素多痰火而痛者。因少水不能灭盛火。若食浓味。必加燥渴。上为痞闷。下必遗溺。故禁之。
治分始末
初起风湿热者。当流动机关。不可遽补。病久则宜消瘀血。养新血。兼理痰火。则血自活。气自和。痛无不愈。久不止者。间用升降之剂。或专主补脾。如久病及亡血产后。俱不可纯用风药燥血。如年高举动则筋痛者。是血不能养筋。名曰筋枯。难治。(汇补)
用药
主以四物汤。加秦艽、桑枝、红花桂枝。上痛。加羌活灵仙。下痛。加萆 、防己木通牛膝湿痰。加南星半夏血瘀。加桃仁红花牛膝湿热。加苍术黄柏气虚。加参、 。血虚。加龟板牛膝。如周身关节痛。
阴寒则发者。为湿郁。用二陈汤。加苍术白术。风毒痛。用败毒散治之。鹤膝风。用大防风汤。
【附:鬼箭辨】
俗以遍身作痛。呼为鬼箭。夫鬼神无形。乌能有箭。所以然者。其人卫气空虚。腠理不密贼风乘虚而入。客于经络荣卫不通则痛。南人称为鬼箭。北人称为羊毛疔。就其痛处按之。用针挑出。形如羊毛。故名。南人亦就此毛为箭。其实闭塞结硬之络脉也。若真以为箭为疔。不亦冤乎。世之治此者。或挑以泄其气。或燃麻油灯以粹之。或用艾叶温散。锻石炒熨。或用白芥子调之外敷。或用金银花内服取效。从无一定之方。
尝见挑时暂快。过则依然。甚至挑断络脉。终成痿废。良可惜哉。(汇补)
痛风选方
丹溪方 治气血两虚。浊痰阴火痛风
人参 山药 海石 南星(各二两) 白术 熟地 黄柏(酒炒) 龟板(炙各二两) 干姜(炮) 锁阳(各五钱)
酒糊丸。
丹溪曰。肢节肿痛。痛属火。肿属湿。盖为阴寒所郁而发动于经络之中。湿热流注于肢节之内。先宜微汗以散之。
麻黄(上) 赤芍(上) 防风(中) 荆芥(中) 羌活(中) 独活(中) 白芷(中)
桔梗(中) 葛根(中) 川芎(中) 甘草(下) 归尾(下) 升麻(下)
妇人。加酒红花。肿甚。加槟榔腹皮泽泻。更加没药一钱定痛。尤妙。下焦。加酒炒黄柏脉涩滞。有瘀血者。加桃仁红花川芎当归。甚者。加大黄微利之。
加味二妙丸 治两足湿热疼痛。或如火燎。从足跗热气。渐至腰胯。或麻痹痿软
苍术(上) 黄柏(中) 牛膝(下) 归尾(下) 防己(下) 萆 (下) 龟板(下)
酒糊丸。
蠲痹汤风痰湿火。郁于四肢手足顽痹。
羌活 赤芍 姜黄 当归(各一钱半) 甘草(五分)
姜枣煎。
防风人参(上) 附子(下) 白术(上) 羌活(上) 川芎(中) 防风(上) 甘草(上) 牛膝(下) 当归(上) 黄 (上) 白芍(上) 杜仲(上) 生地 生姜
附俗用鬼箭
用木龙藤子。名鬼馒头焙干酒服。或用羌活防风木瓜、钩藤。同煎服
又用五灵脂红花。酒煎服。亦妙。
免责申明:
1、本站所有内容仅供参考与知识学习,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2、本站所有图片为网友通过小程序(微信小程序搜索:草药辞典)自发贡献上传或识图等方式上传,如有图片及文字引用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管理员联系删除(微信号:zydcdyz)。
小程序码 微信小程序
添加站长微信号:zydcdyz 中医爱好者群① 中医文化交流群① 中医养生交流微信群① 健康养生交流群①
©粤ICP备2022085827号 2023 www.dcd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