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 介:全书8卷。每卷一门,分为提纲门、内因门、外体门、上窍门、胸膈门、腹胁门、腰膝门、下窍门等八类,每门罗列相应的若干病证。每病证之下按大意、内外因、外候、脉法、治法、用药、选方排列,分别述论,其内容包括内科各种病证及部分五官等疾患。该书作者撷采古人的论述及经验,去芜存菁,条分缕析,并补入自己的见解及经验体会。因此。本书堪称博而不滥、广而有约、述而有作的一部启迪后学的好书。本次整理是以清光绪简玉山房刻本为底本,对原书的目录给予了重新编排,书前增加导读,书末附有方剂索引,很适合广大中医药人员和中医院校师生、自学中医者阅读。
作者:清·李用粹编
共 83 章节 20.96万+字数
疟疾
大意
夏伤于暑。秋成 疟。(经文) 者。疟之总名也。因其有战寒壮热暴疟酷疟之义。故名。大抵无痰不成疟。外感四气。内动七情。饮食饥饱。房室劳伤。皆能致之。其中气凝滞。鼓动痰涎。则一也。(汇补)
内因
夏时伏阴在内。阳浮于外。真气消烁。其汗大出。人多烦渴。或过食生冷瓜果。或坐卧阴地取凉。致肤腠闭密。邪留于胃。聚而成痰。至秋阳气收肃。阴气下移。中州之痰气愈加壅滞。胃气行至其所。与之相遇。而寒热作焉。阴阳之气。更相胜负。故卫气行过。与邪暂离。故有时汗解。及邪卫复集。病必再作。此阴阳之升降。
邪正之合离也。(汇补)
外候
其寒也。欠伸毛悚。鼓颔战栗。汤火不能温。其热也。头疼脊痛。烦躁饮冷。冰水不能寒。或先寒后热。或先热后寒。或寒热多少。或单热单寒。(大全)
三阳经疟
太阳之疟。腰背头项俱疼。先寒后热。热止汗出。阳明之疟。目痛鼻干舌燥。寒甚乃热。热甚而汗出。喜见火日光。少阳之疟。口苦胁痛而呕。寒热往来。身体解 。(入门)
三阴经疟
少阴之疟。寒少热多。呕吐独甚。舌干口燥。欲闭户牖而处。太阴之疟。惨然太息。腹满恶食。病至善呕。呕已乃衰。厥阴之疟。腰痛小腹满。小便数而不利。恐惧不足。腹中悒悒。(指掌)
风疟
凡疟皆生于风。风疟者。因避暑乘凉。汗出当风。闭其毛孔。热不得泄越而作。所谓夏暑汗不出。秋成风疟。
其症烦燥头疼。恶寒自汗。先热后寒。治宜发汗。(汇补)
寒疟
纳凉之风寒。沐浴之水寒。先伏于腠中。因秋风凉肃而发。其症腰背头项疼痛。先寒后热。治当大汗。(汇补)
暑疟
暑疟者。其症大汗大烦大喘大渴。静则多言。体若燔炭。汗出而散。单热微寒。宜清暑解表。(汇补)
湿疟
外着雨露。内停水湿。发则一身尽痛。手足沉重。呕逆胀满。名曰湿疟。宜解表除湿。(汇补)
温疟
冬中风寒。藏于骨髓。及遇大暑。腠理发泄。邪气与汗皆出。故先热后寒。名曰温疟。宜和解。热多小柴胡。寒多加桂枝。(汇补)
瘴疟
瘴疟者。山溪蒸毒。湿热蒸熏。邪郁中焦。发时迷闷。甚则狂妄。乍寒乍热。乍有乍无。一身沉重。不习水土者。
恒多患之。甚则血瘀于心。涎聚于脾。亦有口喑不能言者。宜先吐其痰。后利大肠。凉膈散。或小柴胡加大黄、木香。轻者藿香正气散。(汇补)
疫疟
一方长幼。病皆相似。此因天时寒热不正。邪气乘虚袭入所致。宜随时令施治。此司天运气之所宜考也。(汇补)
鬼疟
鬼疟因卒感尸疰客忤。寒热日作。梦寐不详。多生恐怖。言动异常。俗云。夜发为鬼疟者非也。宜祛邪禁压法。或平胃散。加桃仁、雄黄。(方考)
瘅疟
瘅疟者。肺素有热。腠理开发。风寒舍于皮肤之内。分肉之间。发则阳气盛。其气不及于阴。故但热而不寒。(素问)今人素有火症。复挟饮食与痰。每多热而不寒。均宜消导清火。
痰疟
痰疟因夏月多食瓜果油面。郁结成痰。热多寒少。头疼肉跳。吐食呕沫。甚则昏迷卒倒。寸口脉浮大者。吐之。关脉弦滑者。化之。若胸满热多。大便燥实。大柴胡汤下之。(汇补)
食疟
食疟一名胃疟。因饮食失节。饥饱不常。谷气乖乱。荣卫失所。寒已复热。热已复寒。寒热交并。噫气恶食。食则吐逆。胸满腹胀。食在膈上。探吐之。食停未化。消克之。食已消。疏解之。(汇补)
虚疟
元气本虚。感邪患疟。饮食少进。四肢乏力。自汗不止。倦怠嗜卧。微有表症者。人参养胃汤为主。久而不已。
但宜养正。六君子加柴胡、干葛。不可用劫夺法。转成他症。又有入房感寒成疟者。昼则寒甚。夜则发热。服药不得汗者。用苍、芎、桃、柳煎汤。浸足至膝。内服补剂。其汗必行。又有虚极之人。疟发之时。寒不成寒。热不成热。气急神扬。精神恍惚。六脉豁大。此元气衰脱。将有大汗昏晕之虞。宜防之。(汇补)
劳疟
劳役过度。荣卫空虚。其症发热恶寒。寒中有热。热中有寒。或发于昼。或发于夜。遇小劳便发。必气虚多汗。
饮食少进。又血虚午后发热至晚微汗乃解。此似疟非疟也。若误投疟治。必危。久而成瘵。舍补奚为。(汇补)
疟母
凡疟经年不瘥。谓之老疟。或食积痰涎瘀血结成痞块。藏于腹胁。作胀且痛。令人多汗。乃疟母也。此荣卫虚损。邪气留着。宜养正气。终当自化。设误为攻削。必至中满。慎之。(汇补)
为热为寒
人身之中。卫气居外。营血居内。阳邪与荣争。而邪火发于外。则为热。阴邪与卫争。而正气退于内。则为寒。
表邪多则寒多。里邪多则热多。表里相半。寒热相争。诸疟惟劳伤食积痰火。则寒已复热。热已复寒。谓之寒热相并。(入门)外有瘅疟。但热不寒者。乃邪并于表。则阳盛阴虚。阴虚生内热。阳盛生外热。而中外皆热也。牝疟。但寒不热者。乃邪并于里。则阴盛阳虚。肠虚生外寒。阴盛生内寒。而中外皆寒者。一定之则也。(汇补)
阳分阴分
大抵一日一发。及午后发者。邪在阳分。易已。间日发。及午后夜间发者。邪在阴分。难已。若间一日。连二日发。或日夜各一发者。为阴阳俱病。(杂着)阴分多而阳分少。则其发日远。阳分多而阴分少。则其发日近。甚则内外失守。真邪不分。休作无时也。(汇补)
连发间发
受病重者。邪气内薄于阴分。阴为脏。其邪深。横连募原。募原者五脏空穴之总名。在背为阳为募。在腹为阴为原。其道远。其气深。邪内居之。不能与正气并行。故间日蓄积乃发。(入门)其有三日一发者。乃三阴经疟。其病更深。发于子午卯酉者。少阴经也。辰戌丑未者。太阴经也。寅申巳亥者。厥阴经也。(丹溪)
日轻日重
时日支干之衰旺。每于人身有相关。盖甲丙戊庚壬。天时之阳也。乙丁己辛癸。天时之阴也。疟久食减。胃中之正气已孤。而邪去未尽。是以值阳日助正。而邪不能胜正则轻。值阴日助邪。而正不能胜邪则重。(汇补)
日发夜发
受病轻者。邪气外舍于阳分。阳为腑。其邪浅。客于腠理。与卫气并行。故一日一发。发有昼夜之殊。因卫气昼行于阳。夜行于阴。此气得阳而外出。故发于日间。荣卫昼行背与脊故也。得阴而内薄。故发于暮夜。荣卫夜行胸与腹也。
移早移晏
邪气客于风府。循膂而下。卫气一日一夜。大会于风府。其明日下一节。故其作也晏。其出于风府。日下一节。二十五日下至 骨。二十六日入于脊内。注于伏膂之内。其气上行。九日出于缺盆之中。其气日高。故作日益早也。(内经)所以正气胜而外出。则移早。为轻。邪气胜而入内。则移晚。为重。(汇补)
脉法
疟脉自弦。弦数多热。弦迟多寒。弦虚宜补。弦紧宜汗。弦而浮大可吐。弦而实紧可下。微弱为虚。代散则死。
如六脉迟缓者。将自愈。
治法
无汗须发汗。散邪为主。有汗当敛汗。扶正为先。(心法)邪疟及新发者。可汗吐下。虚疟及久病者。宜补气血。
稍久而正虚邪滞者。宜一补一发。若深入于阴分者。宜先升后汗。至如邪乘虚入。则宜以发散祛其客邪。
然后扶培胃气。痰食气滞。则先以消导散其壅滞。然后渐补脾元。(汇补)
避其锐气
方其盛时。必毁。因其衰也。事必大昌。(内经)凡疟方发之时。不可服药。须于未发两时之先。否则药病交争。
转深为害。(汇补)
截宜权变
数发之后。曾经汗解。可商截法。久则中气愈虚。病邪愈深。设或脉尚紧盛。邪气方锐。未可轻截。恐补住邪气。变生他患。(汇补)
截后宜补
截而不愈。不可再截。恐损其气。宜分昼发夜发。寒热多少。以和解之。久则脾气虚衰。须服养脾祛痰之药。
脾气一盛。自然平复。(大全)
疟病死症
凡疟至吐泻不食。肿胀归腹者。不治。亦有峻补参、 而获生者。亦仅百中之一二也。(汇补)
用药
主以二陈汤。合柴胡汤。因寒。加羌活、苏叶。因暑。加黄连、香薷。因湿。加苍术、浓朴。因瘴。加菖蒲、藿香。
因食。加山楂、麦芽。因痰。加枳实、胆星。头疼。加川芎。胸满。加枳壳。口渴。加知母。甚加石膏。去半夏。呕吐。
加藿香。大抵外感寒多。非草果、浓朴不能温散。热多。非柴胡、黄芩不能清解。阳疟无汗。须用苍术、葛根。阴疟无汗。须用升麻、柴胡。阳疟多汗。敛以参、术、黄 。阴疟多汗。敛以归、芍、乌梅。阳疟三四发后不愈者。截以不二饮。阴疟数十发不愈者。提以补中益气汤。加白蔻仁以分邪正而疟自止。脾虚多热者。清脾饮。胃虚多寒者。人参养胃汤。其间日发。连两日发者。八珍汤大补气血。若微寒微热不能遽除。是正气已虚。邪气亦尽。加柴胡、黄芩鳖甲。于补荣卫药中。寻当自愈。
疟疾选方
清脾饮(简易) 治疟疾热多寒少。口渴溺赤。脉弦数者。脉滑有力。用苍术。脉濡无力。用白术。
青皮 浓朴(姜炒) 草果 柴胡 黄芩 茯苓 半夏 甘草(炙各七分) 姜 枣不二饮 治疟在阳分。三四发后。人壮可截者。
柴胡 黄芩 常山 知母 芍药 槟榔 青皮 甘草水酒各一碗煎。露一宿。五更时服。忌热茶汤饭一日。
驱疟散(和剂) 治疟疾热少寒多。自汗肢冷。脉弦迟者。
前胡 柴胡(各八分) 桂心 桔梗 浓朴 半夏(各六分) 黄 干葛 甘草(各四分) 姜 枣人参养胃汤 治虚疟食少诸症。
草果 人参 茯苓(各五分) 甘草 橘红(各八分) 浓朴 苍术 半夏(各一钱) 藿香(五分)
寒多。加干姜、桂枝。热多。加柴胡、黄芩、生姜、乌梅。水煎。
芎归鳖甲汤 治劳疟表虚里损。真元未复。疾虽暂可。少劳复作。
川芎 当归 鳖甲 茯苓 青皮 陈皮半夏 芍药(等分)
生姜、乌梅煎。
四兽饮即六君子汤加草果、乌梅、生姜、大枣。
黄 鳖甲汤黄 (中) 鳖甲(下) 何首乌(上) 陈皮(下)
柴胡养阴汤柴胡(上) 当归(中) 陈皮(中) 知母(下)
疟母丸青皮 桃仁 红花 神曲(各五钱) 三棱 蓬术 海粉(各七钱) 鳖甲(醋制一两) 香附(醋炒八钱) 麦芽(五钱)
神曲糊丸。以补药送下。
小柴胡汤(仲景) 治疟往来寒热。
柴胡 黄芩 半夏 人参(各一钱) 甘草(五分)
姜枣煎。加丹皮、山栀。名加味小柴胡汤。加石膏、知母。名柴胡白虎汤。
藿香正气散(方见似中风) 补中益气汤 八珍汤 六君子汤(三方俱见中风) 平胃散(方见暑症)
大意
夏伤于暑。秋成 疟。(经文) 者。疟之总名也。因其有战寒壮热暴疟酷疟之义。故名。大抵无痰不成疟。外感四气。内动七情。饮食饥饱。房室劳伤。皆能致之。其中气凝滞。鼓动痰涎。则一也。(汇补)
内因
夏时伏阴在内。阳浮于外。真气消烁。其汗大出。人多烦渴。或过食生冷瓜果。或坐卧阴地取凉。致肤腠闭密。邪留于胃。聚而成痰。至秋阳气收肃。阴气下移。中州之痰气愈加壅滞。胃气行至其所。与之相遇。而寒热作焉。阴阳之气。更相胜负。故卫气行过。与邪暂离。故有时汗解。及邪卫复集。病必再作。此阴阳之升降。
邪正之合离也。(汇补)
外候
其寒也。欠伸毛悚。鼓颔战栗。汤火不能温。其热也。头疼脊痛。烦躁饮冷。冰水不能寒。或先寒后热。或先热后寒。或寒热多少。或单热单寒。(大全)
三阳经疟
太阳之疟。腰背头项俱疼。先寒后热。热止汗出。阳明之疟。目痛鼻干舌燥。寒甚乃热。热甚而汗出。喜见火日光。少阳之疟。口苦胁痛而呕。寒热往来。身体解 。(入门)
三阴经疟
少阴之疟。寒少热多。呕吐独甚。舌干口燥。欲闭户牖而处。太阴之疟。惨然太息。腹满恶食。病至善呕。呕已乃衰。厥阴之疟。腰痛小腹满。小便数而不利。恐惧不足。腹中悒悒。(指掌)
风疟
凡疟皆生于风。风疟者。因避暑乘凉。汗出当风。闭其毛孔。热不得泄越而作。所谓夏暑汗不出。秋成风疟。
其症烦燥头疼。恶寒自汗。先热后寒。治宜发汗。(汇补)
寒疟
纳凉之风寒。沐浴之水寒。先伏于腠中。因秋风凉肃而发。其症腰背头项疼痛。先寒后热。治当大汗。(汇补)
暑疟
暑疟者。其症大汗大烦大喘大渴。静则多言。体若燔炭。汗出而散。单热微寒。宜清暑解表。(汇补)
湿疟
外着雨露。内停水湿。发则一身尽痛。手足沉重。呕逆胀满。名曰湿疟。宜解表除湿。(汇补)
温疟
冬中风寒。藏于骨髓。及遇大暑。腠理发泄。邪气与汗皆出。故先热后寒。名曰温疟。宜和解。热多小柴胡。寒多加桂枝。(汇补)
瘴疟
瘴疟者。山溪蒸毒。湿热蒸熏。邪郁中焦。发时迷闷。甚则狂妄。乍寒乍热。乍有乍无。一身沉重。不习水土者。
恒多患之。甚则血瘀于心。涎聚于脾。亦有口喑不能言者。宜先吐其痰。后利大肠。凉膈散。或小柴胡加大黄、木香。轻者藿香正气散。(汇补)
疫疟
一方长幼。病皆相似。此因天时寒热不正。邪气乘虚袭入所致。宜随时令施治。此司天运气之所宜考也。(汇补)
鬼疟
鬼疟因卒感尸疰客忤。寒热日作。梦寐不详。多生恐怖。言动异常。俗云。夜发为鬼疟者非也。宜祛邪禁压法。或平胃散。加桃仁、雄黄。(方考)
瘅疟
瘅疟者。肺素有热。腠理开发。风寒舍于皮肤之内。分肉之间。发则阳气盛。其气不及于阴。故但热而不寒。(素问)今人素有火症。复挟饮食与痰。每多热而不寒。均宜消导清火。
痰疟
痰疟因夏月多食瓜果油面。郁结成痰。热多寒少。头疼肉跳。吐食呕沫。甚则昏迷卒倒。寸口脉浮大者。吐之。关脉弦滑者。化之。若胸满热多。大便燥实。大柴胡汤下之。(汇补)
食疟
食疟一名胃疟。因饮食失节。饥饱不常。谷气乖乱。荣卫失所。寒已复热。热已复寒。寒热交并。噫气恶食。食则吐逆。胸满腹胀。食在膈上。探吐之。食停未化。消克之。食已消。疏解之。(汇补)
虚疟
元气本虚。感邪患疟。饮食少进。四肢乏力。自汗不止。倦怠嗜卧。微有表症者。人参养胃汤为主。久而不已。
但宜养正。六君子加柴胡、干葛。不可用劫夺法。转成他症。又有入房感寒成疟者。昼则寒甚。夜则发热。服药不得汗者。用苍、芎、桃、柳煎汤。浸足至膝。内服补剂。其汗必行。又有虚极之人。疟发之时。寒不成寒。热不成热。气急神扬。精神恍惚。六脉豁大。此元气衰脱。将有大汗昏晕之虞。宜防之。(汇补)
劳疟
劳役过度。荣卫空虚。其症发热恶寒。寒中有热。热中有寒。或发于昼。或发于夜。遇小劳便发。必气虚多汗。
饮食少进。又血虚午后发热至晚微汗乃解。此似疟非疟也。若误投疟治。必危。久而成瘵。舍补奚为。(汇补)
疟母
凡疟经年不瘥。谓之老疟。或食积痰涎瘀血结成痞块。藏于腹胁。作胀且痛。令人多汗。乃疟母也。此荣卫虚损。邪气留着。宜养正气。终当自化。设误为攻削。必至中满。慎之。(汇补)
为热为寒
人身之中。卫气居外。营血居内。阳邪与荣争。而邪火发于外。则为热。阴邪与卫争。而正气退于内。则为寒。
表邪多则寒多。里邪多则热多。表里相半。寒热相争。诸疟惟劳伤食积痰火。则寒已复热。热已复寒。谓之寒热相并。(入门)外有瘅疟。但热不寒者。乃邪并于表。则阳盛阴虚。阴虚生内热。阳盛生外热。而中外皆热也。牝疟。但寒不热者。乃邪并于里。则阴盛阳虚。肠虚生外寒。阴盛生内寒。而中外皆寒者。一定之则也。(汇补)
阳分阴分
大抵一日一发。及午后发者。邪在阳分。易已。间日发。及午后夜间发者。邪在阴分。难已。若间一日。连二日发。或日夜各一发者。为阴阳俱病。(杂着)阴分多而阳分少。则其发日远。阳分多而阴分少。则其发日近。甚则内外失守。真邪不分。休作无时也。(汇补)
连发间发
受病重者。邪气内薄于阴分。阴为脏。其邪深。横连募原。募原者五脏空穴之总名。在背为阳为募。在腹为阴为原。其道远。其气深。邪内居之。不能与正气并行。故间日蓄积乃发。(入门)其有三日一发者。乃三阴经疟。其病更深。发于子午卯酉者。少阴经也。辰戌丑未者。太阴经也。寅申巳亥者。厥阴经也。(丹溪)
日轻日重
时日支干之衰旺。每于人身有相关。盖甲丙戊庚壬。天时之阳也。乙丁己辛癸。天时之阴也。疟久食减。胃中之正气已孤。而邪去未尽。是以值阳日助正。而邪不能胜正则轻。值阴日助邪。而正不能胜邪则重。(汇补)
日发夜发
受病轻者。邪气外舍于阳分。阳为腑。其邪浅。客于腠理。与卫气并行。故一日一发。发有昼夜之殊。因卫气昼行于阳。夜行于阴。此气得阳而外出。故发于日间。荣卫昼行背与脊故也。得阴而内薄。故发于暮夜。荣卫夜行胸与腹也。
移早移晏
邪气客于风府。循膂而下。卫气一日一夜。大会于风府。其明日下一节。故其作也晏。其出于风府。日下一节。二十五日下至 骨。二十六日入于脊内。注于伏膂之内。其气上行。九日出于缺盆之中。其气日高。故作日益早也。(内经)所以正气胜而外出。则移早。为轻。邪气胜而入内。则移晚。为重。(汇补)
脉法
疟脉自弦。弦数多热。弦迟多寒。弦虚宜补。弦紧宜汗。弦而浮大可吐。弦而实紧可下。微弱为虚。代散则死。
如六脉迟缓者。将自愈。
治法
无汗须发汗。散邪为主。有汗当敛汗。扶正为先。(心法)邪疟及新发者。可汗吐下。虚疟及久病者。宜补气血。
稍久而正虚邪滞者。宜一补一发。若深入于阴分者。宜先升后汗。至如邪乘虚入。则宜以发散祛其客邪。
然后扶培胃气。痰食气滞。则先以消导散其壅滞。然后渐补脾元。(汇补)
避其锐气
方其盛时。必毁。因其衰也。事必大昌。(内经)凡疟方发之时。不可服药。须于未发两时之先。否则药病交争。
转深为害。(汇补)
截宜权变
数发之后。曾经汗解。可商截法。久则中气愈虚。病邪愈深。设或脉尚紧盛。邪气方锐。未可轻截。恐补住邪气。变生他患。(汇补)
截后宜补
截而不愈。不可再截。恐损其气。宜分昼发夜发。寒热多少。以和解之。久则脾气虚衰。须服养脾祛痰之药。
脾气一盛。自然平复。(大全)
疟病死症
凡疟至吐泻不食。肿胀归腹者。不治。亦有峻补参、 而获生者。亦仅百中之一二也。(汇补)
用药
主以二陈汤。合柴胡汤。因寒。加羌活、苏叶。因暑。加黄连、香薷。因湿。加苍术、浓朴。因瘴。加菖蒲、藿香。
因食。加山楂、麦芽。因痰。加枳实、胆星。头疼。加川芎。胸满。加枳壳。口渴。加知母。甚加石膏。去半夏。呕吐。
加藿香。大抵外感寒多。非草果、浓朴不能温散。热多。非柴胡、黄芩不能清解。阳疟无汗。须用苍术、葛根。阴疟无汗。须用升麻、柴胡。阳疟多汗。敛以参、术、黄 。阴疟多汗。敛以归、芍、乌梅。阳疟三四发后不愈者。截以不二饮。阴疟数十发不愈者。提以补中益气汤。加白蔻仁以分邪正而疟自止。脾虚多热者。清脾饮。胃虚多寒者。人参养胃汤。其间日发。连两日发者。八珍汤大补气血。若微寒微热不能遽除。是正气已虚。邪气亦尽。加柴胡、黄芩鳖甲。于补荣卫药中。寻当自愈。
疟疾选方
清脾饮(简易) 治疟疾热多寒少。口渴溺赤。脉弦数者。脉滑有力。用苍术。脉濡无力。用白术。
青皮 浓朴(姜炒) 草果 柴胡 黄芩 茯苓 半夏 甘草(炙各七分) 姜 枣不二饮 治疟在阳分。三四发后。人壮可截者。
柴胡 黄芩 常山 知母 芍药 槟榔 青皮 甘草水酒各一碗煎。露一宿。五更时服。忌热茶汤饭一日。
驱疟散(和剂) 治疟疾热少寒多。自汗肢冷。脉弦迟者。
前胡 柴胡(各八分) 桂心 桔梗 浓朴 半夏(各六分) 黄 干葛 甘草(各四分) 姜 枣人参养胃汤 治虚疟食少诸症。
草果 人参 茯苓(各五分) 甘草 橘红(各八分) 浓朴 苍术 半夏(各一钱) 藿香(五分)
寒多。加干姜、桂枝。热多。加柴胡、黄芩、生姜、乌梅。水煎。
芎归鳖甲汤 治劳疟表虚里损。真元未复。疾虽暂可。少劳复作。
川芎 当归 鳖甲 茯苓 青皮 陈皮半夏 芍药(等分)
生姜、乌梅煎。
四兽饮即六君子汤加草果、乌梅、生姜、大枣。
黄 鳖甲汤黄 (中) 鳖甲(下) 何首乌(上) 陈皮(下)
柴胡养阴汤柴胡(上) 当归(中) 陈皮(中) 知母(下)
疟母丸青皮 桃仁 红花 神曲(各五钱) 三棱 蓬术 海粉(各七钱) 鳖甲(醋制一两) 香附(醋炒八钱) 麦芽(五钱)
神曲糊丸。以补药送下。
小柴胡汤(仲景) 治疟往来寒热。
柴胡 黄芩 半夏 人参(各一钱) 甘草(五分)
姜枣煎。加丹皮、山栀。名加味小柴胡汤。加石膏、知母。名柴胡白虎汤。
藿香正气散(方见似中风) 补中益气汤 八珍汤 六君子汤(三方俱见中风) 平胃散(方见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