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匮要略
简 介:东汉著名医学家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的杂病部分,也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论述杂病诊治的专书,原名《金匮要略方论》。“金匮”是存放古代帝王圣训和实录的地方,意指本书内容之珍贵。全书分上、中、下三卷,共25篇,载疾病60余种
作者:张仲景
共 25 章节 4.16万+字数

水气病脉证并治第十四
师曰:病有风水,有皮水,有正水,有石水,有黄汗风水,其脉自浮,外证骨节疼痛恶风;皮水,其脉亦浮,外证胕肿,按之没指,不恶风,其腹如鼓,不渴,当发其汗;正水,其脉沉迟,外证自喘;石水,其脉自沉,外证腹满不喘;黄汗,其脉沉迟,身发热,胸满,四肢头面肿,久不愈,必致痈脓
脉浮而洪,浮则为风,洪则为气,风气相搏。风强则为隐疹,身体为痒,痒为泄风,久为痂癞;气强则为水,难以俛仰。风气相击,身体洪肿,汗出乃愈。恶风则虚,此为风水;不恶风者,小便通利,上焦有寒,其口多涎,此为黄汗
寸口脉沉滑者,中有水气面目肿大,有热,名曰风水。视人之目窠上微拥,如蚕新卧起状,其颈脉动,时时咳,按其手足上,陷而不起者,风水
太阳病脉浮而紧,法当骨节疼痛,反不疼,身体反重而酸,其人不渴汗出即愈,此为风水恶寒者,此为极虚,发汗得之。渴而不恶寒者,此为皮水。身肿而冷,状如周痹,胸中窒,不能食,反聚痛,暮躁不得眠,此为黄汗,痛在骨节。咳而喘,不渴者,此为脾胀,其状如肿,发汗即愈。然诸病此者,渴而下利小便数者,皆不可发汗。
里水者,一身面目黄肿,其脉沉小便不利,故令病水。假如小便自利,此亡津液,故令渴也。越婢加朮汤主之。
趺阳脉当伏,今反紧,本自有寒,疝瘕腹中痛,医反下之,下之即胸满短气
趺阳脉当伏,今反数,本自有热,消谷,小便数,今反不利,此欲作水。
寸口脉浮而迟,浮脉则热,迟脉则潜,热潜相搏,名目沉。趺阳脉浮而数,浮脉即热,数脉即止,热止相搏,名曰伏。沉伏相搏,名曰水。沉则脉络虚,伏则小便难,虚难相搏,水走皮肤,即为水矣。
寸口脉弦而紧,弦则卫气不行,即恶寒,水不沾流,走于肠间。
少阴脉紧而沉,紧则为痛,沉则为水,小便即难。脉得诸沉,当责有水,身体肿重。水病脉出者死。
夫水病人,目下有卧蚕,面目鲜泽,脉伏,其人消渴。病水腹大小便不利,其脉沉绝者,有水,可下之。
问曰:病下利后,渴饮水,小便不利,腹满因肿者,何也?答曰:此法当病水,若小便自利汗出者,自当愈。
心水者,其身重少气不得卧,烦而躁,其人阴肿
肝水者,其腹大不能自转侧,胁下腹痛,时时津液微生,小便续通。
肺水者,其身肿,小便难,时时鸭溏。
脾水者,其腹大四肢苦重,津液不生,但苦少气小便难。
肾水者,其腹大,脐肿腰痛,不得溺,阴下湿如牛鼻上汗,其足逆冷,面反瘦。
师曰:诸有水者,腰以下肿,当利小便;腰以上肿,当发汗乃愈。
师曰:寸口脉沉而迟,沉则为水,迟则为寒,寒水相搏。趺阳脉伏,水谷不化,脾气衰则鹜溏,胃气衰则身肿。少阳脉卑,少阴脉细男子小便不利,妇人经水不通。经为血,血不利则为水,名曰血分
问曰:病者苦水,面目身体四肢皆肿,小便不利,脉之,不言水,反言胸中痛,气上冲咽,状如炙肉,当微咳喘。审如师言,其脉何类?师曰:寸口沉而紧,沉为水,紧为寒,沉紧相搏,结在关元,始时当微,年盛不觉。阳衰之后,营卫相干,阳损阴盛,结寒微动,肾气上冲,喉咽塞噎,胁下急痛。医以为留饮而大下之,气击不去,其病不除。后重吐之,胃家虚烦咽燥欲饮水,小便不利,水谷不化面目手足浮肿。又以葶苈丸下水,当时如小差,食饮过度,肿复如前,胸胁苦痛,象若奔A2F1,其水扬溢,则浮咳喘逆。当先攻击冲气令止,乃治咳,咳止,其喘自差。先治新病,病当在后。
风水脉浮身重汗出恶风者,防己黄芪主之。腹痛芍药
防己黄芪
防己(一两)
黄芪(一两一分)
白朮(三分)
甘草(半两,炙)
右剉,每服五钱匕,生姜四片,枣一枚,水盏半,煎取八分,去滓。温服,良久再服。
风水恶风一身悉肿脉浮不渴,续自汗出,无大热,越婢汤主之。
越婢汤
麻黄(六两)
石膏(半斤)
生姜(三两)
大枣(十五枚
甘草(二两)
五味,以水六升,先煮麻黄,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分温三服。恶风者,加附子一枚,炮;风水加朮四两。
皮水为病,四肢肿水气在皮肤中,四肢聂聂动者,防己茯苓汤主之。
防己茯苓汤
防己(三两)
黄芪(三两)
桂枝(三两)
茯苓(六两)
甘草(二两)
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分温三服。
里水,越婢加朮汤主之,甘草麻黄汤亦主之。
越婢加朮汤方
甘草麻黄汤方
甘草(二两)
麻黄(四两)
右二味,以水五升,先煮麻黄,去上沫,内甘草,煮取三升。温服一升,重复汗出,不汗,再服,慎风寒
水之为病,其脉沉小,属少阴;浮者为风;无水,虚胀者,为气。水,发其汗即已。脉沉者,宜麻黄附子汤;浮者,宜杏子汤。
麻黄附子汤方
麻黄(三两)
甘草(二两)
附子(一枚,炮)
右三味,以水七升,先煮麻黄,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半。温服八分,日三服。
杏子汤方
厥而皮水者,蒲灰散主之。
问曰:黄汗之为病,身体肿发热汗出而渴,状如风水,汗沾衣,色正黄如柏汁,脉自沉,何从得之?师曰:以汗出入水中浴,水从汗孔入得之,宜芪芍桂酒汤主之。
黄芪芍药桂枝苦酒汤方
黄芪(五两)
芍药(三两)
桂枝(三两)
右三味,以苦酒一升,水七升,相和,煮取三升。温服一升,当心烦,服至六七日乃解。若心烦不止者,以苦酒阻故也。
黄汗之病,两胫自冷。假令发热,此属历节。食已汗出,又身常暮盗汗出者,此劳气也。若汗出已,反发热者,久久其身必甲错;发热不止者,必生恶疮。若身重汗出已辄轻者,久久必身瞤。瞤即胸中痛,又从腰以上必汗出,下无汗腰髋弛痛如有物在皮中状,剧者不能食身疼重烦躁小便不利,此为黄汗桂枝黄芪汤主之。
桂枝黄芪汤方
桂枝
芍药(各三两)
甘草(二两)
生姜(三两)
大枣(十二枚)
黄芪(二两)
右六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温服一升,须臾饮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温服取微汗;若不汗,更取。
师曰:寸口脉迟而涩,迟则为寒,涩为血不足。趺阳脉微而迟,微则为气,迟则为寒。寒气不足,则手足逆冷手足逆冷,则营卫不利;营卫不利,则腹满肠鸣相逐,气转膀胱,荣卫俱劳。阳气不通身冷,阴气不通即骨疼;阳前通则恶寒,阴前通则痹不仁;阴阳相得,其气乃行,大气一转,其气乃散;实则失气,虚则遗尿,名曰气分
气分,心下坚大如盘边如旋杯水饮所作桂枝芍药加麻辛附子汤主之。
桂枝芍药麻黄细辛附子汤方
桂枝(三两)
生姜(三两)
甘草(二两)
大枣(十二枚)
麻黄
细辛(各二两)
附子(一枚,炮)
右七味,以水七升,煮麻黄,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分温三服,当汗出如虫行皮中,即愈。
心下坚大如盘,边如旋盘,水饮所作,枳朮汤主之。
枳朮汤方
枳实(七枚)
白朮(二两)
右二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分温三服,腹中耎,即当散也。
附方
《外台》防己黄芪
风水脉浮为在表,其人或头汗出,表无他病,病者但下重,从腰以上为和,腰以下当肿及阴,难以屈伸
免责申明:
1、本站所有内容仅供参考与知识学习,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2、本站所有图片为网友通过小程序(微信小程序搜索:草药辞典)自发贡献上传或识图等方式上传,如有图片及文字引用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管理员联系删除(微信号:zydcdyz)。
小程序码 微信小程序
添加站长微信号:zydcdyz 中医爱好者群① 中医文化交流群① 中医养生交流微信群① 健康养生交流群①
©粤ICP备2022085827号 2023 www.dcd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