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 介:尹慎徽先生博学诗词书画。各臻其妙。尤精岐黄术。纪方负笈从学。而于内外科。喉科。肿证。刻志研求。二十年来。险逆诸证。一一经历。博访旁咨。悉心讨论。
作者:
共 26 章节 1.34万+字数
白喉寒热错杂证治法
寒热二证既明。复有一种寒热错杂证。宜细详之。初起畏寒微热。疲倦。咳嗽。迨至数日。热愈大。夜间尤甚。喉内渐起白点。日见长大。虽通身大热如火。足趾必冷如冰。或腹痛自利。阴寒犯足太阴牌也。或心胸吵乱作呕者。混杂之邪。扰于脾胃欲成霍乱也。或鼻出浊涕。且见血丝者。风热熏蒸鼻窍也。或齿牙红肿出血。火毒炽于胃腑也。此证之迥乎不同也。察其脉两寸浮洪而数。阳邪见阳脉也。两尺沉细无神。阴邪见阴脉也。此脉之显然有别也。脉证既殊。治疗各异。若专作热证。而用大苦大寒。必至呕吐泻痢。而脾胃败绝。专作寒证而用麻黄炮姜桂附。则上焦之已伤者再伤。定然吐血衄血。此皆难以救药也。惟疏风清燥以宣于上。调中利湿以和其中。温暖散邪以逐于下。乃克有济。治宜辛夷散。苏子降气汤。藿香正气散。加减主之。
辛夷散
辛夷(二粒) 桔梗(三钱) 防风(三钱,去芦) 茯苓(三钱)僵虫(三钱) 前胡(一钱五分) 法夏(二钱,姜汁炒抖) 蝉蜕(九只,去头、翅、足)白芷(二钱) 川芎(二钱) 黄栗芽(八分,草药店有卖) 薄荷(五分) 陈茶(五钱) 苍耳(四分) 木通(一钱) 陈皮(一钱) 粉草(一钱) 生姜(一片) 水煎服。
此方辛夷一派。皆驱风开窍以宣发于上。合二陈生姜除痰去湿。以调和脾胃于中。陈茶能清头面之热。木通能平心肺之火。以降于下。黄栗芽尤解燥热之瘴气。无论喉之已痛未痛。但见脉证相似即投此方。未痛者全愈。已痛者减半。如头面浮肿去白芷加白附。胸结痰鸣气促。去白芷加旋复花。小便赤涩。加茵陈、瞿麦、扁蓄。鼻孔出血或吐血。加丝茅根、藕节、侧柏叶炭。
苏子降气汤
当归(二钱) 前胡(二钱) 法夏(二钱,姜汁炒) 茯苓(三钱) 僵虫(三钱) 陈皮(一钱)水竹茹(一钱) 浓朴(一钱,姜汁炒) 苏子(一钱) 粉草(一钱) 蝉蜕(九只,去头、翅、足) 肉桂(五分,去皮蒸兑) 生姜(三片) 水煎服。
投前方。脉必见下虚上实。再用此方。连进二三服。取归桂以温养下元。苏子降逆气以化痰。如颈项喉内肿痛未除。肺气不降。加葶苈子、旋复花、栝蒌、杏仁之类。
藿香正气散
党参(五钱) 苡仁(四钱,炒) 陈米(一小杯,炒) 茯苓(三钱)扁豆(三钱) 藿梗(二钱) 法夏(二钱,姜汁炒抖) 前胡(二钱) 苏子(一钱) 陈皮(一钱) 浓朴(一钱,姜汁炒) 腹毛(一钱) 粉草(一钱) 生姜(三片) 水煎服。
投前二方。病势虽退。必饮食减少。腹中胀滞微痛。或余热不退。或大便溏泻。小便赤短。此脾胃困乏。余邪滞涩。斯时再逐其邪。正气益虚。欲补其正。邪气未净。宜此方以和解。既和之后。审察脉证偏盛之处。以调其气血。使精气神三者充。自然困倦起病根除矣。
寒热二证既明。复有一种寒热错杂证。宜细详之。初起畏寒微热。疲倦。咳嗽。迨至数日。热愈大。夜间尤甚。喉内渐起白点。日见长大。虽通身大热如火。足趾必冷如冰。或腹痛自利。阴寒犯足太阴牌也。或心胸吵乱作呕者。混杂之邪。扰于脾胃欲成霍乱也。或鼻出浊涕。且见血丝者。风热熏蒸鼻窍也。或齿牙红肿出血。火毒炽于胃腑也。此证之迥乎不同也。察其脉两寸浮洪而数。阳邪见阳脉也。两尺沉细无神。阴邪见阴脉也。此脉之显然有别也。脉证既殊。治疗各异。若专作热证。而用大苦大寒。必至呕吐泻痢。而脾胃败绝。专作寒证而用麻黄炮姜桂附。则上焦之已伤者再伤。定然吐血衄血。此皆难以救药也。惟疏风清燥以宣于上。调中利湿以和其中。温暖散邪以逐于下。乃克有济。治宜辛夷散。苏子降气汤。藿香正气散。加减主之。
辛夷散
辛夷(二粒) 桔梗(三钱) 防风(三钱,去芦) 茯苓(三钱)僵虫(三钱) 前胡(一钱五分) 法夏(二钱,姜汁炒抖) 蝉蜕(九只,去头、翅、足)白芷(二钱) 川芎(二钱) 黄栗芽(八分,草药店有卖) 薄荷(五分) 陈茶(五钱) 苍耳(四分) 木通(一钱) 陈皮(一钱) 粉草(一钱) 生姜(一片) 水煎服。
此方辛夷一派。皆驱风开窍以宣发于上。合二陈生姜除痰去湿。以调和脾胃于中。陈茶能清头面之热。木通能平心肺之火。以降于下。黄栗芽尤解燥热之瘴气。无论喉之已痛未痛。但见脉证相似即投此方。未痛者全愈。已痛者减半。如头面浮肿去白芷加白附。胸结痰鸣气促。去白芷加旋复花。小便赤涩。加茵陈、瞿麦、扁蓄。鼻孔出血或吐血。加丝茅根、藕节、侧柏叶炭。
苏子降气汤
当归(二钱) 前胡(二钱) 法夏(二钱,姜汁炒) 茯苓(三钱) 僵虫(三钱) 陈皮(一钱)水竹茹(一钱) 浓朴(一钱,姜汁炒) 苏子(一钱) 粉草(一钱) 蝉蜕(九只,去头、翅、足) 肉桂(五分,去皮蒸兑) 生姜(三片) 水煎服。
投前方。脉必见下虚上实。再用此方。连进二三服。取归桂以温养下元。苏子降逆气以化痰。如颈项喉内肿痛未除。肺气不降。加葶苈子、旋复花、栝蒌、杏仁之类。
藿香正气散
党参(五钱) 苡仁(四钱,炒) 陈米(一小杯,炒) 茯苓(三钱)扁豆(三钱) 藿梗(二钱) 法夏(二钱,姜汁炒抖) 前胡(二钱) 苏子(一钱) 陈皮(一钱) 浓朴(一钱,姜汁炒) 腹毛(一钱) 粉草(一钱) 生姜(三片) 水煎服。
投前二方。病势虽退。必饮食减少。腹中胀滞微痛。或余热不退。或大便溏泻。小便赤短。此脾胃困乏。余邪滞涩。斯时再逐其邪。正气益虚。欲补其正。邪气未净。宜此方以和解。既和之后。审察脉证偏盛之处。以调其气血。使精气神三者充。自然困倦起病根除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