敖氏伤寒金镜录
简 介:伤寒一书。自汉张仲景先生究其精微。得其旨趣。乃万世之龟鉴也。论中梓讹难明。晋叔和成其章序。成无己《明理论》。
作者:
共 42 章节 2.25万+字数

原序一
伤寒一书。自汉张仲景先生究其精微。得其旨趣。乃万世之龟鉴也。论中梓讹难明。晋叔和成其章序。成无己《明理论》。刘河间五运六气。参同仲景钤法。则病之所变。预可知也。阴阳传变汗瘥图局。曰汗、曰吐、曰下。死生吉凶棺墓图局。曰死、曰生。随治随效。如附应声。则万举万全矣。元敖氏辨舌三十六法。传变吉凶。深为妙也。舌乃心之苗。心君主之。官应南方赤色。甚者或燥、或涩、青、白、黑。是数者,热气浅深之谓。舌白者,肺金之色也。由寒水甚而制火。不能平金。则肺自甚。故色白也。舌青者,肝木之色也。由火甚而金不能平木。则肝木自甚。故色青也。色青为寒者讹矣。仲景法曰:“少阴病下利清谷。”色青者,热在里也。大承气汤下之。舌黄者,由火甚,则水必衰。所以一水不能制五火而脾土自旺。故色黄也。舌红为热。心火之色也。或赤者,热深甚也。舌黑亦言为热者。由火热过极。则反兼水化。故色黑也。五色应五脏固如此。敖氏以舌白者邪在表。未传于里也。舌白苔滑者。痛引阴筋。名脏结也。舌之赤者。邪将入也。舌之紫者。邪毒之气盛也。舌之红点者。火之亢极也。舌之燥裂者。热之深甚也。或有黑圈黑点者。水之萌发也。舌根黑者。水之将至也。舌心黑者。水之已至也。舌全黑者。水之体也。其死无疑矣。舌黄者。土之正色也。邪初入于胃。则本色微黄发见。舌黄白者。胃热大肠寒也。舌之统黄者。则胃实而大肠燥也。调胃承气汤下之。黄自去矣。舌灰黑者。厥阴肝木相承。速用大承气汤下之。可保。但五死一生。大抵伤寒传变不一。要须观其形、察其色、辨其舌、审其症、切其脉、对症用药。在于活法。如脉浮紧而涩者。日数虽多。邪在表也。汗之而愈。若脉沉实而滑。日数虽少。邪在内也。下之而痊。其有半表半里。传到少阳只一证。则小柴胡汤主之。无不效也。太阴腹满自利。脉沉而细者。附子理中汤主之。太阴腹满时痛便硬者。桂枝大黄汤主之。少阴舌干、口燥、津不到咽者。人参白虎汤主之。少阴发热恶寒脉沉而迟者。麻黄附子细辛汤。助阳而汗之。厥阴舌卷囊缩。脉沉而弦者。为毒气藏。脉沉而短者。用承气汤下之。若厥冷、耳聋、囊缩、脉沉而弦者。少阴两感、不治之症也。此则三阴有可汗、可下、可温之理。敖君立法辨舌。自为专门体认之精。当时尝着《点点金》及《金镜录》二书。皆秘之而不传。余于正德戊辰岁。见一人能辨舌色。用药辄效。因扣之,彼终不言。偶于南雍得《金镜录》。归检之。乃知斯人辨舌、用药之妙。皆本是书。惟《点点金》一书。则于伤寒家多有不切。其与仲景钤法奥旨同者。特《金镜录》尔。故余并刊于官舍。使前人之书。皆得以行于世。而四方学人。亦知所去取云。时
嘉靖己丑岁仲冬吉旦南京太医院院判长洲薛己识青藩良医所良医马崇儒校刊
免责申明:
1、本站所有内容仅供参考与知识学习,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2、本站所有图片为网友通过小程序(微信小程序搜索:草药辞典)自发贡献上传或识图等方式上传,如有图片及文字引用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管理员联系删除(微信号:zydcdyz)。
小程序码 微信小程序
添加站长微信号:zydcdyz 中医爱好者群① 中医文化交流群① 中医养生交流微信群① 健康养生交流群①
©粤ICP备2022085827号 2023 www.dcdy.com